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53585
大小:27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2
《2018年高考考前猜题卷之专家猜题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2018年高考考前猜题卷之专家猜题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
2、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数据研发,如今早已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麦肯锡公司的相关报告指出,大数据将会成为未来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关键基础;“运用大数据进行决策”,也被列入了未来影响人类发展的23项技术变革之一。然而,对大数据发展的“负面性”,近年来不乏反思的声音。英国《卫报》分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本身就已经受成了可被出售的产品。在反映人被科技操纵的英国电视刷《黑镜》中,有一集讲的是根据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评分,来预测一个人是否靠语、是否有资格租房、坐飞机。评分高受人尊重,评分低则被轻视。大数据所延展出来的种种特性,令它多少显得有些技术性的
3、“冷酷”。人们害怕大数据的发展,会使自己在未来被控制或被替代,这样的担心不能说是多余的。据欧盟统计,目前90%的工作都需要人们具备某种数字技能,而65%的欧盟新入学儿童长大后将从事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不过这一尚处于青年时期的“新技术”是复杂的多面体,因此观察也需要更丰富、多元的角度。事实上,没有大数据时的人类社会,组成历史进程的每一个个体是极易“消逝”的。竹简、纸张被毁,一段历史也许就此被遗忘。影像也有被永久消除的可能性。而现在,当个体数据被一一抓取、储存、上传、记录,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就此定格为历史进程中的永恒坐标。每5名中国网民就有一人追赶过“韩流”-17-www.ks
4、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美食类商品的购买高峰从白天变到夜晚……此前电商企业推出的“淘宝时光机”,通过大数据分析,清晰呈现了十年来用户的消费状况。诚如网友所言,“大数据骨子里是有温情的”。历史的发展潮流沉淀而来的大数据,同时又在精确地记录和塑造着历史,填补着个人记忆和情感消逝的遗憾。这或许可以说明,看似冰冷的数字,一旦和生活相融,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温暖。“一个世纪前,最有价值的商品是石油,今天则是数据。”福布斯网站发表文章预测,2018年将在技术领域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不再仅仅是纯技术,会更
5、多地应用于管理与实践。科技发展的初心是造福于人,摸清大数据的“脾气”“习性”,有效推动其和实体经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我们才有可能畅享数字红利。(摘编自2018年02月27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管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其发展势头仍锐不可当。B.大数据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又容易被当成产品买卖,所以让人们心生恐惧。C.用大数据帮助人们记录一些重要信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来得持久和温情。D.对大数据产品价值的认知角度、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我们对其温度的感受。2.下列对原文论述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文章从价值和隐忧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大数据发展的现状与未来。B.文章用电视剧剧情作为论据,充分证明了大数据的运用有不近人情的冷酷性。C.文章谈大数据的角度很独特,立足于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大数据产生的心理反应。D.对于大数据,文章先交代其发端和发展,然后分析其冷暖两面,最后倡导其有效运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不断反思大数据的发展,就能使该技术在未来的管理与实践中造福于人。B.大数据本身是复杂而多元的,人们不必因害怕而拒绝它,应该多加以观察和反思。C.大数据有时是冰冷的数字,有时是温暖的记忆,未来会是最有价值的商品。D.我们既可以利用
7、大数据留住历史的印记,又可以借助它创造美好的未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错刀梁重懋-17-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那块和田玉在懒龙的手上把玩了三年,终于,他选择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开刀了。一开刀,不得了,小刀剔玉,如玉女临浴,那个揉啊,那个搓啊,那个捻粉,那个挑刺,足足一年,终于把石头雕成了“牧童玉笛”。 懒龙是同行给的雅号。作为雕玉艺人,他不把还没雕的玉叫玉,而是叫石头。他是最不轻易动刀的,不是没有好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