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ID:1524920

大小:81.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1页
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2页
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3页
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4页
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势病种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势病种二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M47.221+G55.2*)1、诊断1.1疾病诊断1.1.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颈项痛伴上肢放射性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腱反射异常;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相应椎间隙或椎间孔变小;⑤颈椎CT显示椎体后赘

2、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1.1.2西医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1.2疾病分期1.2.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1.2.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1.2.3.康复期:颈

3、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1.3证候诊断1.3.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1.3.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1.3.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1.3.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1.3.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

4、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2.治疗2.1针灸治疗2.1.1传统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结合远道取穴为主。主穴:选取病变神经节段相应夹脊穴,主要是C5~C8节段;配穴:循经远道取穴,疼痛、麻木沿阳明经放射者加患侧手三里、合谷穴;疼痛、麻木沿少阳经放射者加患侧外关、足临泣穴;疼痛、麻木沿太阳经放射者加患侧后溪、申脉穴。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碘伏常规消毒,夹脊穴以华佗牌0.3×25mm(1寸)针灸针,垂直皮肤进针,进针深度约为0.5~0.8寸,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G6805-II型电针

5、仪,选用连续波,频率3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余穴均用常规取法及刺法,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7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休息1天,行第2疗程治疗。2.1.2动态针刺疗法取对侧董氏奇穴正筋、正宗、同侧腕顺1、腕顺2等,并嘱患者活动颈肩部。2.2针刀闭合松解治疗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理主要是对其发病外因——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进行调整和治疗。利用小针刀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治疗手法,剥离、疏通肌肉、韧带、筋膜间的各种粘连,使肌肉、韧带、筋膜得以松解、修复,解除或减轻活动受限症状,恢复颈椎的

6、动力平衡,阻止、减缓颈椎间盘的退变。治疗部位:以颈部压痛点或条索为定点,主要为颈夹背(C4~C7)。操作:患者俯卧位或坐位,低头充分暴露颈项部,局部穴位碘伏常规消毒后,取针刀或是刃针(体质虚弱或是对针刀有恐惧感患者),针刃与脊柱纵轴一致,针体垂直局部体表刺入,分浅、中、深三层缓慢进入,当遇到硬结或条索时,行纵行切割、摆动及横行切割、摆动,边松解边深入直达骨面,在骨面处腕关节不断震颤并行小幅度提插约30秒后出针,按压针孔。每5天治疗1次。2.3穴位药物注射药物有弥可保、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维生素B1、当归

7、注射液等,取穴部位在痛点或有硬结条索处。每穴1ml。2.4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早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牵引疗效与牵引力、牵引角度、牵引时间等因素关系密切。作用机制:牵引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2.5颈椎微调整脊及推拿由于力的平衡失调,引起颈椎动力学改变,由此发生颈椎不稳,微小移位,通过整复,使小关节复位,从而纠正力的平衡失调。2.6物理治疗 采用超短波、经皮神经电刺激、微波局部照射、中频电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2.7中药辨证治

8、疗2.7.1风寒痹阻型:治法:祛风寒,通筋脉,止痹痛;方药:羌活15g,独活15g,防风15g,赤芍15g,葛根20g,桂枝15g,白术15g,生姜10g,麻黄10g,川芎5g,乳香5g,没药5g,甘草10g。2.7.2气滞血瘀型: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桃仁15g,红花15g,黄芪3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g,地龙15g,白术15g,三七粉5g,桂枝10g,全蝎5g,威灵仙15g,甘草10g。2.7.3痰湿阻络型: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