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

ID:15233227

大小:8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_第1页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_第2页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_第3页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_第4页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下第一单元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姓名班级锦华实验学校初三语文备课组九上第一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诗歌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2、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解读诗歌主题;3、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课时:3课时预习导学1.背诵第一课《我爱这土地》《乡愁》,熟读第二、三、四课诗歌。2.掌握下列词语,并借请用工具书注音释义。锦幛:荇藻:蓬蒿:蝼蚁:干瘪:淤滩:驳船:胚芽:簇新:虔信:慰藉:晨曦:瞰望:3.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助读指导诗歌是属于青春的,作为中学生应该多读诗歌,会读诗歌,让诗歌为青春点缀光彩。诗主情。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最能见出作者

2、的品格和情怀。因此,读诗的第一要着,就是要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美好的情思,感受作者优秀的品格。然而,要捕捉使人真切的思想感情,并不容易。有些诗歌命意鲜明、直抒胸臆,但更多的诗歌写得含蓄婉转。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理解诗歌,领悟诗意:1、读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2、知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

3、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3、析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我们要从诗歌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4、明情感优秀的诗歌总是避免平铺直叙。诗人只是含蓄的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要善于联想,善于咀嚼、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所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鉴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上。5、品语言诗歌是语言的珍珠,具有准确传神、言简意丰、富有弹

4、性(省略性、多义性、特殊性)富有弹性(省略性、多义性)音韵和谐等特点。品味诗歌语言,对我们锤炼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很有帮助。当然,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课堂学习第一课时【预习检查】1、同桌互背《我爱这土地》《乡愁》。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9姓名班级锦华实验学校初三语文备课组【自读练习】1、填空(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2)《乡愁》的作者是(姓名),他是我国(省名)诗人。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2、朗读《我爱这土地》,看看下面这些说法那些说法正确,那

5、些说法有问题。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3、阅读《乡愁》,看看下面这些说法那些说法正确,那些说法有问题。A、这首诗按时间顺序抒发了作者由有家难回到有国难归的情怀,表现

6、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B、这首诗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而又丰富。C、这首诗写作者思念亲人是虚,写思念祖国是实。作者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十分具体。D、《乡愁》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上,而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上,但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提示:诗歌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也具有美感。)【问题探究】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2.《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

7、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3、《乡愁》这首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以及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9姓名班级锦华实验学校初三语文备课组4、“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仿句练习】1、仿句一:假如我是……我也应该……2、仿句二:为什么我……因为我……1、仿句三:乡愁是……2、仿句四:、小时候,母爱是……后来啊,母爱是……而现在,母爱是……5、仿句五:小时候,快乐是……后来啊,快乐是……而现

8、在,快乐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