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2914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摘要】目的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及其鉴别诊断。资料临床心电图ST段在Ⅰ、avL呈下斜型抬高,在V2~V6呈水平型抬高,并与T波前肢融合形成单项曲线,ST段在Ⅱ、Ⅲ、avF呈上斜型下移,图未见异常Q波。3天后复查心电图(图略),示正常心电图。结论心电图ST段改变必须结合临床与各种心脏疾病所致心电图改变鉴别。【关键词】心电图ST段抬高脑血管意外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急性冠脉综合症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突发头痛后意识不清2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
2、。入院体检:T37.2℃,R24次/分,P125次/分,BP107/66mmHg。起病以来,患者持续意识不清,颈抵抗,鼻唇沟对称,口角无偏歪,心界不大,心率125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存在,双下肢肌力Ⅲ/6,巴氏征(+)。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DSA示:颅内动脉瘤。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冠状动脉闭塞。实验室检查:AST148u/L,ALT50u/L,CK1177u/L,CK-MB38u/L,LDH1106u/L,HBDH330u/L,肌钙蛋白Ⅰ5.72u
3、g/L。白细胞计数偏高于正常值,血清钾、钠、氯、钙在正常范围。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Ⅱ直立,PavR倒置,P-QRS-T波群按序出现,频率125次/分,P-R间期0.12S,QRS时间0.08S,Q-T间期0.33S。电轴无偏。ST段在Ⅰ4、avL导联呈下斜型抬高0.35mv,在V2-V6导联呈水平型抬高0.25-0.35mv,并与T波前肢融合形成单项曲线。ST段在Ⅱ、Ⅲ、avF导联呈上斜型下移0.05-0.3mv。图未见异常Q波。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改变示血氧供应不足。3天后
4、复查心电图(图略),示正常心电图。2结论心电图ST段抬高及心肌酶谱改变往往都认为是心脏疾病,特别是心肌梗死所引起,其实不然,脑血管意外也可引起类似改变。3讨论ST-T改变酷似心肌梗死图形,心肌酶谱又明显升高,一般认为系脑交感神经中枢直接或间接受到刺激,使分布于心肌的交感神经末梢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所引起。Koseklo等根据尸检病例的观察,发现在脑出血的患者心内膜下发生点状出血。Cannor等应用特殊染色发现由于脑病死亡的患者中,8%的病例心脏出现局灶性心肌炎。不少学者发现在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血中谷草转氨酶
5、、乳酸脱氢酶均呈一时性升高。由此证明由于过多的儿茶酚胺引起心肌缺氧、缺血以至于坏死,即所谓儿茶酚胺性心肌炎。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常可发生急性肺水肿,这一事实也反映了心肌发生广泛的损害以至于坏死,就导致了ST段异常、心肌酶升高[1]。与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的是,它3天内恢复正常心电图图形。结合临床,图1必须与以下疾病所致心电图ST段抬高改变相鉴别:①急性冠脉综合症:当体内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血压突然升高,心率骤然变快,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增多等诱发因素出现时,易损斑4块的表面可发生破溃。在不稳定斑块破裂
6、的部分血栓形成后,十分容易引起局部冠脉的闭塞或部分闭塞。当冠脉被血栓完全闭塞持续时间较长时,心电图则可出现ST段的抬高,但无坏死型Q波出现。对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应当给予积极的介入及溶栓治疗[2]。②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既可出现ST段下降(33%),也可出现ST段抬高(11%)。ST段抬高一般也较轻,多小于1mm,常出现在S1Q3T3形时的下壁各导联,右束支阻滞时,右胸导联(V1、V2)也可出现ST段抬高。确诊肺栓塞有赖于肺动脉造影。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正常[3]。③心包炎:心包积液
7、对心肌的压力可产生损伤电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但在不同导联其抬高形态可有变化。除avR、V1导联(有时V2或avL)ST段压低外,其余导联如Ⅰ、Ⅱ、avF及V2-V6导联ST段抬高,一般不超过0.5mv,不出现病理性Q波,且无对应性ST段改变。有时伴QRS波低电压、电交替等改变[4]。④急性心肌梗死:如果记录电极靠近损伤区,ST段上移。在心肌梗死的超急期,梗死区Q波可能尚不明显,ST段常连同T波一致向上,形成所谓“单向曲线”或类似的变化,R波振幅小,其顶端ST-T大幅度上升呈“墓碑”
8、样。心肌梗死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后,出现QR或QS波;ST段上升呈上凸曲线;T波呈对称型倒置三种变化,此时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已无疑问[5]。所以当碰到酷似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时,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和ST-T动态改变作出正确诊断。参考文献[1]张文博主编.心电图鉴别诊断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9:27-28.4[2]郭继鸿主编.新概念心电图(第三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45-149.[3]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