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

ID:15202724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_第1页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_第2页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_第3页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_第4页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全部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简称先心病,是指出生时已存在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

2、或发育障碍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1]。现将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5  1.1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4例,房间隔缺损(ASD)19例,室间隔缺损(VSD)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岁7个月~60岁,其中10岁以下8例,10~15岁16例,15~50岁10例,50岁以上2例;体重11.5~80kg

3、。术前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呈不同程度增多。超声心动图提示ASD均为继发孔中央型,直径9~32mm。临床结合彩色多普勒估算,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9例。  1.2介入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年龄较小者同时使用基础麻醉。其中AS5D患者穿刺右股静脉,测定肺动脉压,必要时行肺动脉造影,用心血管内径测量器测量ASD最大伸展直径。采用国产输送长鞘管输送封堵器,在左心房先释放左侧伞面,回撤整个封堵器系统,使封堵器卡于ASD处,再完全释放右心房面伞,经超声心

4、动图检查分流消失和封堵器位置满意后,逆时针旋转推送钢缆,使其与封堵器完全分离。对PDA患者的介入治疗,同时穿刺右股动、静脉,分别置入5F和6F的动静脉鞘管各1个,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先做左心测压和降主动脉造影,以了解PDA的形态、大小及有无其他并发畸形;然后将右心导管经未闭的动脉导管送入胸主动脉至横隔以下,并交换出加硬导丝,送输送鞘到达降主动脉后再将PDA封堵器送入;先张开PDA左伞面,回撤输送系统至PDA最窄处,将整个封堵器张开。通过检查心脏杂音,心脏X线透视和再次降主动脉造影,以确定封堵是否成功。在VSD治疗中,先观察VSD大小、形态、位

5、置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结合超声检查,选择合适封堵器。从左心室面找到室间隔缺损口,并通过缺损口将面条导丝放在肺动脉或腔静脉,用鹅颈套从股静脉将面条导丝拉出体外,建立动静脉轨道。在左心室释放左心室面伞,回撤整个输送系统,当左心室面伞贴紧室间隔时,释放右心室面伞。置入后再行左心室、主动脉瓣上造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主动脉和三尖瓣功能未受影响,表明封堵成功,确认封堵效果满意后释放封堵器[2]。  1.3疗效评价PDA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观察,若封堵器或弹簧栓子位置恰当,无或仅有微量残余分流为效果良好。ASD根据

6、多普勒左向右分流信号判定,无左向右分流信号为效果佳;直径<1mm左向右分流信号为微量残余分流;直径1~2mm为少量残余分流。VSD封堵器安置后在左室造影下观察,效果良好;封堵器安置位置恰当;无或仅有微-少量分流;无明显主动脉瓣及房室瓣返流。  2结果  2.1临床疗效PDA14例,第一次成功13例,成功率93%,1例为5岁小女孩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考虑术后为:(1)封堵器选择过小,低估缺损直径;(2)术后未给予充分镇静治疗,患儿出现长时间哭闹,导致封堵器脱落,立即给予在导引钢丝帮助下先将长鞘管经右心系统送至脱落封堵器所在肺动脉分支的近端,用圈

7、套器抓住封堵器的螺母将封堵器拖入鞘管内取出,同时再次置入较大直径封堵器,复查彩超封堵器位置固定好,未见分流。ASD19例,第一次成功18例,第二次成功1例,成功率100%;VSD2例,第一次成功2例,成功率100%。5  2.2并发症1例VSD成功施行封堵术后即刻有少量残余分流,3d后残余分流消失。1例VSD封堵术后由于患者年龄小同时置入封堵器相对心脏较大,产生机械性溶血,术后第一天出现血红蛋白尿,给予激素、碱化尿液、小剂量止血剂等药物治疗,封堵器面逐渐形成血栓,5d后血红蛋白尿消失。贫血症状逐渐好转,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股动静脉瘘。  3讨论

8、  先天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成人健康的一类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传统认为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成功率高。但是手术存在创伤较大、麻醉意外、输血及感染等问题。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