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

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

ID:15201509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_第1页
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_第2页
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_第3页
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_第4页
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S1蛋白与乙肝病毒复制及HBV【关键词】前S1蛋白;乙型肝炎病毒;HBV  [关键词]前S1蛋白;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前S1和前S2蛋白可以作为表达病毒活动性复制的新标志,并提示两者可能均涉及到病毒对肝细胞的附着过程。前S1蛋白位于病毒颗粒表面,在病毒感染、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方面以及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参考意义。我科于2003年1月开始检测此项目,为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的关系,现将2005年1月到3月份的

2、几种常见模式结果统计如下。表1  不同HBVM中前S1与HBVDNA检测结果(略)  1 生物学特性5  HBV是一种嗜肝细胞病毒,HBV感染肝细胞的第一步需侵入肝细胞,然后才能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现在认为前S1和前S2蛋白在HBV附着和入侵肝细胞的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病毒附着于肝细胞膜上,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的氨基酸(aa)21~27片段。前S1/aa21~27片段相当保守,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在病毒颗粒装配中主蛋白起主要作用,前S1蛋白的C末端也参与装配,如其末端残基缺失,仅能形成病毒颗粒。前S1蛋白的表达在病毒活跃复制时期,较高

3、血清水平的大蛋白伴随病毒血症,前S1蛋白主要作为病毒结构分泌,而很少自行形成亚病毒颗粒。因此在病毒非复制时期,大蛋白的血清水平很低,大量滞留在肝细胞内。乙肝患者血清中有三种形式的病毒颗粒存在,即完整的病毒颗粒Dane颗粒、球状空壳颗粒、棒状颗粒,Dane颗粒内含病毒DNA,能复制,有感染性。前S1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上。其余两种病毒颗粒均不含DNA,不能复制,不具有传染性。  2 前S1蛋白在乙肝和非乙肝疾病中的阳性率  前S1蛋白不出现于HBsAg()的其他疾病中,即前S1只存在于表面抗原的大分子蛋白中。同时有实验显示前S1蛋白阳性率在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活动

4、性肝炎中最高,其次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HBsAg(+)携带者,提示前S1蛋白是乙肝早期诊断和病毒复制的指标。5  3 前S1蛋白与乙肝两对半模式间的关系前S1蛋白在两对半的大三阳模式中阳性率最高,441例大三阳中阳性率为89.8%。小三阳模式次之,297例小三阳,阳性率为75.8%,其余模式的阳性率更低,说明前S1蛋白的阳性率与乙肝的病情活动有关。另据研究报道,由于前S1抗原只存在于具有传染性的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上,所以作为检测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标志,前S1抗原对感染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等临床价值优于HBsAg。虽然HBsAg为HBV感染的标志,但血清HBsAg阴性并不能

5、排除HBV感染,原因可能为病毒S区基因突变或HBsAg低水平表达而用常规方法难以检出,或是X区基因突变,从而抑制了X蛋白的转录活性及对病毒增强子和启动子的作用,影响了HBsAg的表达。  4 前S1蛋白与E系统的关系  441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者396例,阳性率为89.8%,297例HBeAg阴性而HBeAb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为阳性者225例,阳性率为75.8%。大三阳标本中前S1阳性高达89.7%。证实了前S1与HBeAg具有一致性。目前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仍用HBsAg和HBeAg系统来判断疗效,但这些指标可能存在对HBV治疗的反应不够灵敏的问

6、题,一定程度上会掩盖药物的功效。HBeAg易变异也给临床带来误诊。据资料HBeAg阴性患者血清仍可检出前S1,因HBV为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而常发生变异导致了HBeAg阴性,但它并不意味着HBV的消除或复制水平的减低,而前S1比HBeAg更敏感[2]。血清前S1相对浓度的增减还可提示乙型肝炎的预后,下降乃至消失预示病毒被清除、疾病将恢复。持续阳性提示感染,陵性化和疾病持续活动性,并且HBeAg阴性并不表示HBV复制的完全终止或病毒血症的消失。  5 前S1与ALT的关系5  在急性乙肝早期,即可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它在转氨酶升高前1个月就可出现,然后滴度迅速

7、上升,至恢复期转阴,提示病毒消除和病情好转。反之若前S1抗原持续阳性,则提示疾病的慢性化。前S1抗原阴转越早,血清ALT越快降至正常。在前S1抗原、HBsAg、HBeAg三项指标中,最先阴转的是前S1抗原,其次是HBeAg,HBsAg阴转最迟,提示前S1抗原阴转越早,急性乙肝病程越短,预后越好。前S1抗原迟迟不阴转的病例,病程慢性化的几率明显增高。从极少数HBsAb阳性血清中也检出HBVDNA,说明HBsAb阳性并不能作为无HBV感染的指标。在两对半全阴人群中,仍有少数处于“窗口”期的患者,在检出HBVDNA阳性患者中同时伴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