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

ID:15201123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上传者:U-3868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_第1页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_第2页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_第3页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_第4页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关键词】小儿囊状淋巴管瘤;诊疗小儿囊状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和组织发育畸形所致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或畸形,其实质是淋巴管壁细胞的异常增殖[1],其来源于原始淋巴胚胎始基的游离部分,以局限性淋巴管功能团块存在,可表现为淋巴管瘤,也可表现为囊状水瘤。常见于小儿,好发于颈颌面部,其几率有75%。囊状淋巴管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因感染或创伤等各种因素而迅速增大,导致各种占位性病变,如呼吸道阻塞,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着小儿的健康[2]。笔者对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诊疗总结如下。1临床诊断临床上对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主要借助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查体时发现颈颌、腋下等部位有肿块,再行特殊诊断如超声、CT、MRI等。最后由病理性检查确诊。1.1临床表现及症状6 小儿囊状淋巴管瘤通常情况下是患儿的父母或者其他家属在无意中发现在其颈颌、腋下等部位有肿块,遂来就医。少数是患儿未出生前行腹部胎儿超声检查发现。查体:视诊发现肿块高出皮肤,表皮无红润、皱缩等表现。触之,质软,有包膜,可有滑动感,如肿块较大可有波动感。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在肿块不大时,患儿可无特殊表现,当肿块较大有占位性病变时,患儿可表现为烦躁,哭泣,厌食。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消瘦等症状。1.2特殊诊断在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中,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因为其基础是形态学的改变,且其操作简单,便捷,无损伤。囊状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淤积,淋巴管扩张引起,囊肿内容物为无色透明液体,可多房性。由多处扩张的淋巴管构成。超声易诊断,其主要与血管瘤相鉴别,彩色多普勒在血管瘤内部可探及斑片状或散在短管状彩色血液信号,而囊状淋巴管瘤内不能测到血流信号[3]。CT、MRI可对肿块的大小、范围、个数、性质,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后来的治疗提供信息。最终的诊断依然要依据病理学的检查。2临床治疗2.1手术治疗小儿的囊状淋巴管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好发部多为重要血管神经部位,如颈颌、腋下等。由于瘤体常包绕重要的血管神经,给手术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同时也造成瘤体未切除干净而复发和各种损伤,产生严重的并发症[4]。6 2.1.1手术要点由于患儿年龄小,所以在手术时需小心谨慎,仔细轻柔。严格做到无菌操作,术前可使用少量抗生素。麻醉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充分给氧;保证循环动力稳定,彻底止血,如果出血过多及时补液,补血。慢慢分离浅表结构,至淋巴管瘤体。注意保护血管神经,直视下操作可以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有报道在切开淋巴瘤囊壁后吸净淋巴液在直视下剥离淋巴管瘤囊壁效果较好[5],如果有多房,则要逐一分离,切除。若瘤体包绕重要的血管神经,则孤立其残余部分,用2.5%碘酊或把平阳霉素注入残余囊内。该方法可消除囊液的来源,有效防止淋巴管瘤的复发。术后安置引流管1周。2.1.2术后并发症手术后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积液,可使患者在术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切口周围肿胀。容易导致切口感染,切口的裂开。注意观察,可用热水热敷,加速机体的吸收。术后可能有各种血管神经损伤导致的各种症状,如:面神经麻痹,声音嘶哑等,所以要求术中动作轻柔,解剖仔细。由于各种原因手术的复发率较高,有报道在术后局部穿刺抽液后注射等量的40%尿素溶液有预防作用[6]。手术瘢痕是不容忽视的,由于手术大多在颈颌部。在手术时为了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通常切口较大,术后留下较大瘢痕,随着患儿年龄的长大,给患儿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6 2.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宜手术不易完全切除的情况,或者减少二次手术。2.2.1常见药物现在临床上治疗囊状淋巴管瘤主要的药物是鱼肝油酸钠和广谱抗癌抗生素平阳霉素等,其不良反应小,其原理为可迅速抑制瘤体内的内皮细胞增生,促使其退化和纤维化,使瘤体退化。治疗标准以注射治疗后瘤体完全消失,皮肤正常,无功能障碍,无复发为治愈。临床上有鱼肝油酸钠和平阳霉素等药物进行瘤体内注射治疗,有报道鱼肝油酸钠的治愈率为61.91%[7];平阳霉素剂量为0.2~0.4mg/kg[8],同时加用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1~2mg,混合进行瘤体内注射,其治愈率较高,为97.37%[9]。2.2.2不良反应及防治上述药物的相对不良反应较少,在使用前应做青霉素皮试,无过敏者可以使用。患儿用药后可能有发热,局部炎症反应,停药后可以自行缓解。3其他治疗现在临床上还有一些对小儿囊状淋巴管瘤的治疗。如CO2激光治疗,其操作简单,准确性好,出血少,患儿易接受。通过碳化淋巴管瘤体,使局部功能得到改善。其对单一的,瘤体较小的效果显著[10]。6 综上所述,在小儿的囊状淋巴瘤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从患儿的健康出发,应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某些患儿过于肥胖,在颈颌、腋下的肿块不易发现,因而延误治疗,影响孩子的健康。所以当儿童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厌食、烦躁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及时就医。患儿在手术治疗后,手术瘢痕可能给患儿以后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出于整形美容的考虑,临床上可以探寻微创的手术方法。这样伤口较小,预后瘢痕较隐蔽。将减少孩子的术后心理影响,这样可能对临床术者的技能要求会更高,但可以尝试。【参考文献】1于世风.口腔组织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82-183.2吴平辉,吴江.小儿淋巴管瘤的治疗.海南医学,2004,15(10):118-119.3杨爱红.超声诊断小儿腋部囊状淋巴管瘤1例.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4):256.4王挥戈,林心强,丘华光.婴幼儿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治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0(3):137-139.6 5吴江,吴明寿,吴绍文,等.经囊内切除小儿颈部囊状淋巴管瘤46例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7):419.6张二划,黄敏,齐林.小儿淋巴管瘤治疗体会.中原医刊,1997,24(6):22-23.7寿柏泉,寿卫东,张森林,等.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颈部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3):246-247.8沈亦奎,林愈灯.小儿肿瘤与肿瘤样疾病.广州:广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85-586.9戢明清,王宁,唐素霞.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囊状淋巴管瘤228例疗效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7,25(6):508-509.10贾丽梅,张英怀,蒋崇槟,等.CO2激光治疗淋巴管瘤的体会.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2,11(3):19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