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99729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呼吸机撤离的护理干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吸机撤离的护理干预应用作者:李春红,谢碧珍,张友芳【关键词】呼吸机撤离;护理干预呼吸机应用的时间随患者病情而异,少则数小时,多则可数月或数年。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过长,不仅增加痛苦,还会影响肺功能的恢复。另外人工气道的持续建立和气道开放,还会妨碍主动排痰能力,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和途径。如何恰到好处地撤离呼吸机,避免呼吸机带来的不便和痛苦,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 1呼吸机撤离标准及成败的判定 1.1撤机标准[1](1)基础疾病或创伤已稳定或明显改善;(2)心血管功能基本稳定,心排血指数>2L(min·m2);(3)呼吸力学指标:呼吸频率<25次/min,自主呼吸潮气量&g
2、t;5ml/Kg,最大吸气压>-20cmH2O(1cmH2O=0.098kPa);(4)氧合状况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40kPa;(5)通气状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kPa,死腔容量与总通气量比值(VD/VT)<0.6。 1.2成功的标准5停机24~48h未出现呼吸窘迫,患者主观上感觉舒适,心率、呼吸无明显增加,血气分析检查无酸中毒和低氧血症[2]。 1.3失败的标准呼吸机辅助通气超过72h而未能成功停机或停机后自主呼吸不能维持24h,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0~35次/m
3、in,心率>120次/min或增加20次/min[3]。动脉血氧饱和度<0.09,烦躁、出汗、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4,5]。 2方法 当患者病情好转,根据临床判断,同时是建立在呼吸功能好转,病因解决的基础上进行撤机。在撤机过程中,护理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干预方法辅助病人成功渡过撤机难关。 2.1撤机准备[6](1)保证呼吸道清洁,通畅,氧合良好;(2)控制诱发疾病、发热感染、疼痛、焦虑、抑郁;(3)注意营养状态、电解质平衡;(4)避免进食过量糖类引起CO2产生过多。 2.2心理护理5部分患者是在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缺乏对呼吸机治疗有关知识的了解,
4、清醒后对突然出现的语言交流障碍、插管不适,而出现恐惧、焦虑、紧张心理。护士在其意识清醒后,应立即告诉患者呼吸机治疗的原因、重要性,语言交流障碍的暂时性,指导患者用写字板、卡片、手势进行交流,取得患者的配合,消除其恐惧与焦虑心理。 2.3疾病知识教育患者在意识清醒应用呼吸机期间,由经验丰富、善于交流的主管护师的主管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病因、诱因、发展、治疗及预后情况,以及呼吸机治疗治疗原理、目的、患者的配合、饮食营养的重要性等,让患者对自己所疾病有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从而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2.4训练患者的遵医行为在接受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后,护士持续不断地训练患者行患医遵医
5、行为,是让患者取得一次性脱机成功的关键。如各班护士在为患者做任何治疗与护理时,都事先与患者沟通,讲明目的,取得配合,比如按时吃饭、鼻饲、按时拍背、吸痰、协助咳嗽、咯痰、协助呼吸训练等 2.5呼吸训练嘱患者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根据病情而定,刚开始时每日3~4次,每次5~10min,时间可选在09:00~10:00及15:00~16:00,因为这是患者一天中精力最好的时段,随患者耐力增加,可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对已拔管的患者指导其吹气球和缩唇呼吸训练,每天上下午各2次,每次3~5min,以后逐渐增加,直至完全康复,以避免拔管后再插管[3]。 2.6选择适宜的撤机时机和方法5过早脱机会加重呼吸
6、肌负担,导致呼吸肌疲劳而再发生呼衰。延迟撤机又会因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造成呼吸肌废用性收缩无力,产生呼吸机依赖,最终导致撤机困难[3]。在撤机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多做自主呼吸,锻炼呼吸肌,增强自信。并告知病人,倘若在撤机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一定会有相应的呼吸支持,以确保其有足够的供氧及通气,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撤机成功率。3讨论患者能否成功撤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医源性因素(二重感染)、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营养支持不当、撤机时机选择不当、自身因素等,临床发现除此之外,还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心理因素、遵医行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等因素有关。因此,ICU护士应注重
7、与MV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注重健康教育与训练指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和孤独心理,提高撤机成功率。【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2):65-72. 2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79,202. 3孙楠,马淑兰.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失败的原因与对策.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2):99.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