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

ID:15193667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_第1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_第2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_第3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_第4页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临床分析【关键词】乳腺肿瘤丛状神经纤维瘤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1岁,入院前2+年偶然发现右乳一“食指尖”大小包块,局部无红肿及触压痛,未行诊治。近年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伴触、压痛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双乳不对称,皮肤无红肿及凹陷,乳头无溢液、皮屑。右乳内上象限见一4.5cm×3.0cm×3.0cm包块,包块处明显色素沉着,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活动度可,质中,轻微触压痛,皮温不高,与胸壁及表面皮肤无粘连及浸润。左乳未明显发育,未扪及异常。彩超示:右乳导管扩张。为明确诊断行右乳腺腺叶切除术并

2、作病理检查,术后痊愈出院。  病理检查眼观:条索状肿块,长8cm,最大直径1.0cm,呈“蠕虫”5样变形扭曲,大部分界清。切面灰白伴灰黄色,有光泽,部分呈明显胶冻状。镜检:增粗扭曲的神经束大小和形状不一,呈丛状或多结节状形态埋于神经纤维瘤性组织背景中,形成大小不一的丛状结构(图1)。丛状结构旁见乳腺腺体(图2)。瘤细胞呈梭形,疏松排列,核杆状或尖细,呈波浪状扭曲,染色质淡染,胞质淡伊红色,细胞分界不清。胶原纤维增生,并可见到粘液样基质,间质中见多量肥大细胞,部分区域间质显著粘液样变。部分丛状结构内见神经轴索。未见核分

3、裂象。免疫表型:S-100蛋白阳性,NSE阳性定位于有轴索的丛状结构内,EMA散在阳性。病理诊断:<右乳>丛状神经纤维瘤。  图1增粗扭曲的神经束大小和形状不一,呈丛状或多结节状形态埋于神经纤维瘤性组织背景中,形成大小不一的丛状结构。HE×100(略)  图2丛状结构旁见乳腺腺体。HE×100(略)  2讨论  WHO(2003年版)中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的6条诊断标准中,其中一条为出现1个丛状神经纤维瘤,加上其他5条中的任何一条就可诊断NF1[1]。因此,本病例诊断丛状神经纤维瘤确立,本病大多数出

4、现在儿童期,一般在1~2岁发病,12岁前发病,少数发病年龄可较大。病程长短不一,以皮下结节为主要症状,可伴疼痛。肿瘤侵犯中、大神经时,可使之变形、扭曲和纽结,并伴有神经或支持组织增生,肿瘤似蠕虫袋状(bangofworms)[2],严重者病变部位异常粗大,形成神经瘤性橡皮病[3]。本病镜检有以下特点:⑴增粗扭曲的神经束大小和形状不一,呈丛状或多结节状形态埋于神经纤维瘤性组织背景中,形成大小不一的丛状结构,此为最典型特征;⑵5PNF由外周神经的所有成分共同增生和混合组成的:其中包括轴索、神经鞘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存在于

5、丛状型中的)神经束衣细胞。神经鞘细胞常为其主要的细胞成分。大部分细胞都有一明显长形的、波浪状、或蛇形的、两端变尖的核。瘤细胞与S-100蛋白呈阳性免疫反应。肿瘤中有EMA阳性的神经束衣细胞,在通常的神经纤维瘤中则没有[4];⑶间质的粘液变性可颇为显著。鉴别诊断:注意与具有丛状结构和富于粘液的肿瘤鉴别。⑴丛状神经鞘瘤:组织形态同一般神经鞘瘤,丛状结构内以AntoniA区为主。其与NF1无关系,少数可伴发于NF1。S-100蛋白阳性程度较PNL强,NSE和NF阴性。⑵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由单核或破骨样多核组织细胞样细胞及

6、纤维母细胞构成丛状结构。特别是以纤维母细胞为主的丛状结构应与PNL相鉴别,瘤细胞一般无波浪状核。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NSE和NF阴性,CD68阳性。⑶丛状黄色瘤:常见于血脂过多的患者,泡沫状组织细胞反应性病变,形态上出现丛状结构。⑷神经鞘粘液瘤:是一种间质内含大量粘液样物质的外周神经良性肿瘤,很象粘液瘤。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轮廓清楚的小叶状结构,且与神经粘连。与具有明显黏液样基质的PNL很相似。S-100蛋白有20%~80%瘤细胞阳性,EMA、NSE和NF阴性。丛状神经纤维瘤有恶变倾向,分裂象罕见。当见分裂象多

7、,出现细胞增殖标记过表达,以及许多肿瘤细胞呈现p53阳性时,则应怀疑其发生了神经纤维瘤的恶变[5]。特别是大且位置深者,具有肯定的恶变可能,只要出现核分裂,即为恶性变的表现[6]。治疗主要强调早期外科手术切除,内科治疗效果不肯定。【参考文献】5  [1]KlehuesP,CaveneeWK,李青,徐庆中主译.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  [2]NambiGI,GuptaAK,KumaranS.Plexiformneurofibromaofthefin

8、ger.JPlastReconstrAesthetSurg[J].2008Nov;61(11):1402~1403.  [3]RosaiJ,回允中主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M].第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2045~2049.  [4]TheakerJM,FletcherCD.Epithelialmembraneantigenexp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