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宫颈活检668例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宫颈活检668例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学检查,探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的发展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668例同时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宫颈炎373例,湿疣18例,CIN259例,浸润癌16例,子宫内膜癌2例。结论低级别的CIN(CIN1)有较多病例能自行消退,高级别的CIN(CINII以上)的病例更多的表现为持续存在或发展为浸润癌。【关键词】宫颈癌;细胞学;宫颈活检;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之一。近年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增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1]。宫颈癌是目前唯一能早期发现并可预防的妇科肿瘤,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治疗宫颈炎和宫颈CIN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重要的措施[2-3]。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最常用的筛查、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方法。本文对668例同时作宫颈细胞学和宫颈活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及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发病年龄26~54岁,病人早期无自觉症状,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接触性出血,宫颈糜烂及宫颈息肉。668例病检结果:慢性宫颈炎37
3、3例,占55.84%;宫颈湿疣18例,占2.69%;宫颈CIN258例,占38.62%(原位癌纳入CINⅢ);浸润癌17例,占2.54%;子宫内膜癌2例,占0.3%。 1.2细胞学分类采用TBS方法,宫颈原癌纳入CINⅢ。 1.3阴道镜检查的指征(1)细胞学检查为不典型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及以上;(2)细胞学虽阴性,但临床可疑CIN病变;(3)既往曾诊断为宫颈CIN病变,需要随访的患者。 2结果 2.1发病年龄与宫颈疾病的关系本组资料中,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54岁,以35~45岁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6~35岁,45岁以上发病率降
4、低。不同年龄组宫颈发病情况,见表1。表1668例患者不同年龄组宫颈疾病的发病情况 2.2细胞学检查与宫颈活检的关系668例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除检出2例子宫内膜癌外,宫颈病理学阳性组(CIN和宫颈浸润癌)共275例,占41.17%,其中CINⅠ116例,CINⅡ86例,CINⅢ457例(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9例,原位癌18例),浸润癌17例,;病理学阴性组391例,占58.53%,其中炎症373例,湿疣18例。本级宫颈CIN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比李静波等[4]报道的高。细胞学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见表2。表2668例宫颈细胞学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3讨论
5、 3.1不同细胞学结果宫颈疾病的检出率本组细胞学阴性32例,其中7例为宫颈病理学阳性,占21.86%;188例不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其中51例宫颈病理学阳性,占27.13%;不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共55例,其中宫颈病理学阳性16例,占29.96%;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ZL)285例,其中宫颈病理学阳性127例,占44.5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ZL)87例,其中宫颈病理学阳性59例,占67.82%;7例鳞癌细胞中,6例为宫颈病理学阳性,占85.71%;1例腺癌细胞行诊断性刮宫证实为子宫内膜癌
6、。既往未治疗的低级别CIN13例,随访5年有3例自然消退,2例无明显变化,5例发展为CINⅡ,3例发展为CINⅢ。 3.2CIN的自然病程和浸润潜能宫颈癌自然病程内,CIN-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未治疗的CIN的自然病程可为消退、持续存在、以及进展为浸润癌。随访方法为宫颈涂片或组织学活检,低级别的CIN即CIN,将有较多的病例可自行消退,高级别的CIN即CINⅡ4以上的病例则更多地表现为持续存在或进展为浸润癌。文献报道[5],许多细胞学和流行病学证据提示:CIN约10年发展为浸润癌,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的时间为3~10年,而
7、CIN发展不浸润癌可能需要10~15年。因此,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必须定期妇科普查,行宫颈癌三阶段筛查:细胞学-阴道镜-子宫颈活检。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宫颈炎及宫颈CIN,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参考文献】 [1]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编.妇儿健康与人口素质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 [2]郎景和.子宫颈癌预防的现代策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5):575-578. [3]叶庆华,王昕,李艳,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3):94-96. [4]
8、李庆波,吴启美,周燕.阴道镜下宫颈活检556例病理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