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

ID:15190949

大小:4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1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_第1页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_第2页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_第3页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_第4页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作者:杨雪炎熊兵红马利程勇【关键词】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IB-11A期的宫颈癌患者若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可达85%~90%,而一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则降为30%~60%。即使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癌转移等高危因素的患者,仍有10%的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目前对子宫颈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技术仍然停留在传统病理组织学水平,但是常规HE染色病

2、理检查对于淋巴结微小的转移病灶(<2mm)易于漏诊,并且常规病理组织学无法确定存在于血液中微量肿瘤细胞,而血循环及淋巴系统中微转移病灶的存在,提示肿瘤已不再局限于原发灶,有发展为远处转移的可能。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宫颈癌的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1]。临床上提出了“肿瘤分子分期”17的观点,即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机地结合起来,来诊断那些常规检查方法不能诊断的存在于全身各系统中的亚临床转移,使肿瘤的分期更加准确,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的价值就在于有助于准确的分期,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

3、化的治疗方案,减少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和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技术检测CK-19和CK-20mRNA表达来诊断宫颈癌转移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1微转移概述  自1869年Asworth首次在外周血中发现癌细胞以来,肿瘤微转移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微转移(micrometastases,MM)又称隐性转移(occ

4、ultmetastasis),一般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肝、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细胞灶。它可以是单个瘤细胞或独立的瘤细胞灶,无特殊血供,直径小于2mm,常无任何临床表现,能够逃脱免疫监视、侵犯血管和发展成为肉眼可见的病变。常规检查方法如CT、MRI、单抗放射显影技术、普通病理检查都很难发现。文献中对MM也有下列不同的称谓,如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潜伏肿瘤细胞(occulttumorcell,OTC)、微小残存灶(minimalresidualdisease,

5、MRD)、播散肿瘤细胞(disseminatedtumorcell,DTC)、游离肿瘤细胞(isolatedtumor17cell,ITC)等。在不同的组织中这一概念又有具体的含义,如淋巴结MM指常规组织学水平淋巴结切片未能检出的转移;在血液中,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出肿瘤细胞,故任何能检出的血循环中的瘤细胞均属MM;骨髓的MM则指在骨髓抽吸和活检标本中检出了瘤细胞,而患者无任何临床上和放射影像上远处或骨髓转移的证据[2]。研究认为,临床转移一般由MM发展而来,但仅少数MM最终能发展为临床转移。MM的瘤细胞灶常以单个细胞或微小细胞团形式存在,通过淋巴系统、血液

6、循环转移至其它组织器官。也可以直接侵袭周围组织或种植于体腔。MM发展成为临床转移至少经过4个阶段:(1)微量肿瘤细胞自原发灶脱离;(2)适应新宿主代谢环境,逃避宿主机体免疫监控;(3)侵袭正常组织,在新宿主组织中存活并增殖;(4)在新宿主中新血管形成,肿瘤生长。MM的转归取决于癌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机体的免疫状态及宿主器官的微环境。动物实验表明血循环中至少有10000个肿瘤细胞才可以显性转移,多数发生凋亡,少数进入休眠期,极少数发生增殖。MM灶可长期处于G0期,其增殖与死亡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当机体遭受种种打击或免疫力下降时,休眠中的肿瘤细胞摆脱抑制状态

7、而持续增殖并发展为临床显性转移。  2MM检测研究现状  2.1MM检测方法  2.1.1连续切片连续切片是最早用于检测淋巴结转移的一种粗略方法,主要是针对手术切除的淋巴结,可使阳性率增加2017%,但缺点是敏感性差且工作量大、粗糙,不适用于血循环、骨髓的MM检测,难以推广。还有应用淋巴结廓清术(clearancetechnique)(二甲苯-乙醇清除术)和组织培养法、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rray,TMA)等技术进行MM检测的报道[3]。  2.1.2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大约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caltec

8、hnique,IHC)、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ass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