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

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

ID:15189470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_第1页
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_第2页
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_第3页
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_第4页
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15例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预防脑卒中发生。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在抗脑血栓保护装置下置入颈动脉支架,达到改善脑供血及预防脑卒中的目的。结果15例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3年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再发脑梗死发生。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TIA伴颈动脉狭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脑保护装置;TIA  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15例TIA患者经B超和CTA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在抗脑血栓保

2、护装置下置入颈动脉支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51~80(57±13)岁。TIA患者8例,TIA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例。  1.2术前准备5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15例TIA伴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预防脑卒中发生。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在抗脑血栓保护装置下置入颈动脉支架,达到改善脑供血及预防脑卒中的目的。结果15例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3年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再发脑梗死发生。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

3、治疗TIA伴颈动脉狭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脑保护装置;TIA  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15例TIA患者经B超和CTA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在抗脑血栓保护装置下置入颈动脉支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51~80(57±13)岁。TIA患者8例,TIA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例。  1.2术前准备5  常规检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机制、传染病四项、心电图、X线胸片、颈部血管彩超、头部CT

4、、颈部血管CTA、MRI。术前备皮、更衣,行青霉素皮试及碘皮试。术前3~5天常规服阿司匹林300mg/d+氯吡格雷片75mg。  1.3手术过程  导管室患者平卧位,心电监测,常规消毒铺单,Seldinger技术置入8F股动脉鞘,普通肝素3000U。经8F动脉鞘造影导管配合150cm超滑导丝送至主动脉弓起始部,左前斜造影了解主动脉弓形,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大体情况。超滑导丝配合5F“大头”导管置入患侧颈总动脉、侧位造影,充分了解颈内动脉、狭窄情况及颅内供血情况。沿5F“大头”造影管送入3m加硬导丝至颈内血管

5、远端,交换8FMPA1导引导管至病变近端,沿8FMPA1导引导管送放入EV3抗血栓远端保护伞至血管狭窄的远端约4cm处并予释放,沿保护伞导丝送入适当大小球囊行预扩张(根据斑块软硬判断是否需预扩张),并注意心率、血压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撤出球囊后沿保护伞导丝送入自膨式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再次造影观察支架膨胀及动脉扩张情况,有必要时可行后扩张。回收保护伞并检查是否有斑块脱落,撤出导引导管,保留股动脉鞘局部包扎。术后6h拔出鞘管。  1.4术后处理5  术后继续心电监测,心率低于50次/min,可给予阿托品,必要时可行临时起搏

6、器治疗。术后控制血压,收缩压控制在90~120mmHg,血压低于90mmHg可以给予多巴胺。术后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片75mg/d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阿司匹林100mg/d长期服用。  2结果  本组造影颈动脉狭窄约60%~95%,单侧病变10例,双侧病变5例,双侧病变处理最狭窄一侧,共释放支架15枚,3例脑保护装置中可见细小斑块,1例脑保护装置中可见血栓。术后CTA及头颅CT随访3个月~3年,支架无移位、血栓、再狭窄,12例TIA临床症状完全缓解,3例TIA发作次数减少,无再发脑梗死发生。  3讨论  TIA是

7、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病,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TIA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颈部血管CTA、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因,发现与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关系密切,TIA发生可能与颈动脉或椎动脉微小斑块脱落或痉挛有关,TIA是脑卒中发作的前兆,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的病例,约1/3发展为脑梗死,1/3继续发作,1/3可自行缓解。在北美有症状颈动脉狭窄行内膜切除术结果中,颈动脉狭窄程度70%~90%,第一年卒中的风险为11%,颈动脉狭窄≥90%,第一年卒中的风险为35%;颈动脉狭窄70%~99%2年同侧5脑卒中风险为26%。颈

8、动脉狭窄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目前针对颈动脉病变的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期患者,但1年后卒中的再发率可达26%;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作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是一种操作要求较高的治疗,需要全麻,伴冠心病者,死亡率可高达14%,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