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

ID:15188287

大小:213.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8-01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讲义王江编著目录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专题四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国共关系专题六近现代的中外关系专题七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和思想解放)专题八世界经济现代化专题九西方国家政治现代化专题十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主要国家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32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行政、选官、监察和法制、文化专制、疆域)总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总论: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①专制主义:皇帝专断独裁,皇位终身世袭;②中央集权: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③二者关系:凡皇权加强之时,也是集权有效之

2、时。始终贯穿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皇权与相权。④认识:该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对君主专制的认识(以明、清为例):君主专制的加强,有利于纠正前朝弊病,提高行政效率。但其消极作用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中西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对中央集权的认识(以北宋为例):从权、钱、兵入手,权归中央,避免了兵变割据,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但“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进步性:维护统一;组织工程建设;促进交流(中原与边疆、中外交流)、抵御侵略(明:戚继光抗倭;清;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平等的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消极性: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抑制科研(如

3、八股文、文字狱);皇权暴政、官场腐败;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地方: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1、中央行政制度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承秦制,开创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新局面。②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沿用。(三省:尚书省掌行政,领导六部;中书省掌政令草拟;门下省掌政令审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制约;六部尚书各司其职,分工明确。)③宋承唐制,亦又甚焉,分化事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④元朝;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

4、为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⑤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清初(顺治年间)设内阁,置六部,受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康熙→乾隆: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相互制约;雍正时,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皇帝大权独揽,标志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认识:中央行政制度演变,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逐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其实质是封建专制的逐步加强。相关问题Ⅰ.三省六部制影响(评价):①创立于隋,完善于唐,是古代官僚制度成熟的标志。这一制度为后世基本沿用;32②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③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繁

5、荣;Ⅱ.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①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集行政、军事、监察于一体,家国不分;三省六部是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②前者丞相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权力单一,相互制衡;六部尚书由尚书省宰相领导,分工明确。2、地方行政制度(1)分封制:形成于奴隶社会时期的西周,以井田制为基础,受封诸侯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的独立性,其义务是向周王纳贡,拱卫王室。作用:扩大了西周疆城,加强了井田制,维持了诸侯国的相对独立。(2)郡县制:战国时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宰任免,不能世袭,在经济、军事方面

6、没有独立性。郡县制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3)郡国并行制:汉初为维护刘家于下,实行郡国并行制,同姓王侯在地方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尾大不掉。汉武帝颁“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二者作用?)(4)行省制度:为加强对辽阔疆土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隶属中书省,行省长官称“平章政事”,行省制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明初废行省,设三司,但基本保留行省制度的架构,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清朝设有25个省级行政区。认识: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日益严密:中

7、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察和考核。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沿革(1)奴隶社会:官位均由贵族、大夫和士以血亲世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战国时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触及了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3)汉代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征召。以察举为主,前期重“孝”、“廉”(即德才兼备);后期看重门第、族望,由此形成门阀士族;三国曹操“唯才是举”。(4)科举制:意即分科选拔官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