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案 《地球自转和公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自转和公转》基础知识下梁中学肖治国●高考考点1、宇宙、天体、天体系统及月相2、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4、太阳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6、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7、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考点讲解1、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绕转中心:地轴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
2、向旋转自转周期:自转的角度时间长度应用价值1恒星日36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应用于科研1太阳日360°59′24小时昼夜交替周期,应用于日常生活地球自转自转速度: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均为15°/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纬度60°处约为赤道处一半,极点无角速度和线速度绕转中心:太阳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运转)地球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1月初为近日点,7月初公转为远日点公转周期:一年(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公转速度:角速度大约为59′/天线速度大约为30千米/秒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
3、关系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成2315°26′(23.5°)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与黄道平面斜交成66°34′(66.5°)的夹角,地轴的空间指向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所以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其移动的范围在南北纬23°26′(南北回归线)之间(如下图)。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黄赤交角大小的变化,则会影响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范围(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和五带范围的变化。如:黄赤交角变大→则回归线的纬度变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范围变大→极圈的纬度则变低→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变大→热带和
4、南北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导致昼夜交替昼夜的形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非地球自转形成)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②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地转偏向力随速度增加而加大,随纬度升高而加大。③因经度不同产生地方时差: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
5、两方降低随纬度变化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随季节变化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最大,夏至日最小15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②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全部极昼秋分日——春分日: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地区全部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南半球昼夜变
6、化情况与北半球相反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③四季更替四季更替以中纬度地区最明显,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④五带的划分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热量最多,长夏无冬南北温带——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无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四季分明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热量最少,长冬无夏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
7、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此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15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此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计算公式为:H=90°-△,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同一半球纬度值相减,不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