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聘任制下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模糊的原因分析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聘任制下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模糊的原因分析① 【摘要】目前,对于聘任制下高校与其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形成、理论支持体系尚不成熟、可操作性法律依据缺失和思想上的阻力等实现聘任立法目的的运行环境尚未成熟。 【关键词】高校聘任制法律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校的办学权和管理权集中在政府手中,高校基本上在政府的管理下运作,是政府机构的延伸,教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纳入到国家干部的范畴,作为政府附属机构的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学界存在共识,即二者之间是一种行政隶属关
2、系,属于行政法上的内部行政关系。但随着聘任制推行和人们对高校的法律地位认识的变化,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这种变化导致人们对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产生严重的分歧,教师角色开始变得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导致产生认识模糊的原因进行探究。 1聘任制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主要观点 1.1行政法律关系 有学者认为,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实际履行着行政部门的职责。理论上一般认为高校通过《高等教育法》和《教育法》等法律的授权取得对教师的管理、处分等权利,这些管理权具有强制性、单方性符合行政权力的特
3、点。这种观点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认为高校与教师之间的这种行政法律关系为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1.2民事(劳动)法律关系 有学者认为,法律虽然赋予学校“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但是,学校内部行政管理与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性质完全不同。对学校内部事物进行管理为私人行政,行政主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公共行政,不可将二者相混淆。因此,学校与教师之间不是行政法律关系,而是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他们之间所发生的纠纷只能是民事纠纷,而不是行政法律纠纷,要通过民事途径来解决。在聘任合同中,高等学校具有合同变更
4、权、解除权,监督指挥权、强制履行权和制裁权;高校教师则具有身份保障权、公平对待权,教学权,获得劳动报酬权获得赔偿权,以及提出申诉控告权等,[2]因此具有平等性。 1.3人事聘任关系4 在我国,人事关系是一个极不严格的概念,它既包括国家机关与其所属的工作人员的关系,也包括企事业单位与所属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关系。由于在过去的管理体制中存在工人和干部的身份差别,因此劳动关系通常反映的是工人与用人单位的关系,而人事关系反映的是干部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教师与政府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样,都属于国家
5、干部。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是政府的延伸,教师与学校间的关系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教师享有国家公务员享有的一般权利,并履行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一般义务。在目前聘任制下,很多学者认为学校作为承担了公共事务的单位,有其特殊性,学校不同于企业,它并不以赢利为目的,其雇用者的专业性和独立自主性必须得到法律保护,教师的劳动时间具有特殊性,如果用劳动法来规范教师与学校间的法律关系,教师工作量及工作时间的核算、上课时间与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以及备课时间的确定等问题也就会成为学校聘任中的棘手问题。不可能与企业用人机制相同,学校与教师之间不能完全适
6、用劳动合同法,因此,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人事关系。[1] 2聘任制下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认识模糊的原由分析 2.1配套制度尚未形成 在国外,高校的人员聘用制度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国外高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如社会保障环境、人才市场环境和教育政策环境都相对成熟和有利,推行人员聘任制度的外部障碍比较少,教育领域内的高层次人才在观念上也已经接受了聘任制的基本观念。而我国,目前这些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社会保障机制、人才交流机制还很不完善。由于缺乏配套的人事改革制度,教师职务聘任制是在超前超负荷实施,因此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也是
7、情理之中了。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实施的情况下进行的“聘任制”还仅是校内有限的改革,我国目前的这种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上,决定了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现有制度环境的相互关系。 2.2理论支持体系尚不成熟 改革都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在设计我国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时,不能简单地移植国外模式,盲目地追求与国际接轨。美国高校的聘用制度较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提倡竞争、自由、流动的价值观念,在美国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上的雇佣与被雇佣之间的关系。如何确立两者之间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保证两者合法权益的
8、行使,理论上还存在较大争议,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出现,还不能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3可操作性法律依据的缺失 我国高校推行聘任合同制,必须首先考虑修改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令,来保证该制度的权威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制定了《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多部教育法律,国务院、教育部也制定了多项法规、规章,但我国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