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

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

ID:1515675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作者:朱晔,王孟清,罗银河,陈锡军,刘克丽,莫非钧,舒兰【关键词】哮喘;咳喘宁口服液;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疾病,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哮喘的重要诱因。2005年1月-2006年2月,笔者观察了咳喘宁口服液治疗病毒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了性别、年龄、病程等与疗效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病例选择120例患儿均来自本院儿科。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诊疗常规》中有关标准[1],并具有以

2、下特点:患儿每次哮喘发作前2~3d均具有典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症状,在AURI后持续喘息;观察前6个月至少有两次哮喘发作史;病程<48h;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淋巴细胞数偏高;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病毒抗原阳性。 1.2一般资料将120例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门诊38例,住院22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12岁,平均(3.89±1.54)岁;平均发病时间(19.68±12.78)h。对照组60例,门诊42例,住院18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13岁,

3、平均(4.23±2.39)岁;平均发病时间(20.51±411.52)h。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无严重心肾疾病。 1.3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咳喘宁口服液(主要由炙麻黄、杏仁、桃仁、大青叶、黄芪、生石膏、细茶、甘草等组成,由本院制剂室提供,1~3岁每次5mL,>3~7岁每次10mL,>7岁每次15mL,均每日2次。对照组常规使用利巴韦林,用量10~15mg/(kg?d)。2组对症处理措施相同,如平喘使用氨茶碱口服(门诊),或氨茶碱静滴(病房);体温39

4、℃以上常规给予泰诺口服。观察过程中,受试者忌食生冷、油腻,避免受凉,不使用针对上感症状的其它治疗方法。2组均连续用药7d后评定疗效。 1.4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5统计学方法均采用χ2检验,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2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

5、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1.52,P=0.009);临床控制率为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6,P=0.0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2组患者疗效比较(略)4  2.2治疗组性别与疗效的关系经χ2检验,χ2=7.708,P=0.05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疗效与性别因素无关。见表2。表2性别与疗效关系(略)  2.3治疗组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经χ2检验,3个年龄组疗效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96,P=0.03),说明疗效与年龄因素有关。

6、其中1~3岁年龄组与>3~7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43,P=0.024),1~3岁年龄组与>7~14岁年龄组及>3~7与>7~14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分别为χ2=6.06、2.93,P=0.109、0.402),说明年龄越小,疗效较好(7~14岁组病例数较少,难说明问题)。见表3。表3年龄与疗效关系(略)  2.4治疗组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经χ2检验,4个时间段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1.02,P=0.275),说明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见表4。表4

7、病程与疗效关系(略)  3讨论4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生与外邪触发体内伏痰有关,历代治喘名家都很重视伏痰在哮喘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将哮喘的发病机理概括为外因诱发,触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于气道。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化痰平喘为法。咳喘宁方中,麻黄乃“喘家圣药”,味苦辛性温,能宣肺气、平咳喘,其主要成分麻黄碱具有抗炎、平喘和抗过敏效应;杏仁味苦性微温,能降肺气平喘止咳,《药性论》谓之“主咳逆上气喘促”,且助麻黄止咳平喘、疏肺利气,二药有宣有降,可祛除外邪、畅通气道,从而降低气道反应性,共为

8、本方君药。黄芪扶正祛邪,药理研究表明,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并具有类似激素样作用;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功在清泄肺热;大青叶清热抗炎,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清除哮喘的激发因素,三药共为本方臣药。桃仁活血化瘀以改善微循环,改善炎症病灶,尚可止咳平喘;细茶叶味苦甘,性寒,功在清神化痰;甘草镇咳平喘,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发表清热、扶正化痰、宣畅郁闭之肺卫气机、清除哮喘激发因素、降低气道反应性等功效。观察结果表明,咳喘宁治疗呼吸道病毒诱发小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