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下的孩子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

ID:1515311

大小:6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2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_第1页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_第2页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_第3页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_第4页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过度保护下的孩子王学富做心理咨询,常常会面对一个很可悲的事实:心理障碍的背后是伤害,而伤害又往往来自家人,大多是父母。这是一个听来显得荒诞的悖论。为人父母,本来是孩子成长的培育者,结果却是经常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而且许多父母对此都无觉察。成长不容易,它伴随着两种力量在内部争战,这争战从生命孕育成胎、降生为人的时候便开始了。争战的一方是躲避的倾向,表现为害怕受苦,追求舒适,要求依赖;争战的另一方是成长的渴望,表现为人能够面对恐惧,经历艰难与痛苦,从而获得成长,最终长成自己。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满足的是孩子内心那种回避痛苦,追求舒适,要求依赖的本能,同时阻碍了孩子成长的渴望,

2、以及为了成长而进行的各种尝试。而且,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有正当的理由——“为了你好”,因而也给这种行为本身加添了一层合理化的保护。这样一来,孩子只得接受父母“为了我好”,对之无力反抗而又烦燥不安。因此,我们不妨把话说得极端一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行为,简直是软刀子杀人。过度保护会采用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它们都会给生命成长造成相应的阻碍和损伤:第一,包办代替。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自身成长的一部分。做事使他们获得经验,发展能力,增强自我确定感。在做事的过程中,失败的经验可以成为教训,成功的经验就在他们内心形成“我能行”(Iamable)的能力感或得胜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自我评

3、价或自我形象。然而,许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会犯错误,会累着,伤着,会把衣服弄脏,把环境弄乱,就不让孩子动手做任何事,对孩子本来能做的事加以包办代替。包办代替的父母不但剥夺孩子做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剥夺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导致孩子缺少经验,能力发展不出来,自我评价降低,内心形成“我不行”的自我概念。第二,过度满足。生命有一些基本的需求,成长的条件是,这些需求得到适当的满足。很重要的就是“适当”。忽略或剥夺孩子的需求,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严重者会导致心理障碍。相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同时过度满足某些需求,又过分忽略或剥夺另外一些需求)会造成同样的问题。真爱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4、:把爱的对象培养成为有责任意识和爱的能力的独立个体。用这个定义来检验,我们便会看到,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需求给予满足,是真爱行为;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需求不予满足,同样是真爱行为。但是,对孩子加以过度保护的父母,很难做到后面一点。他们的行为受潜意识或本能的驱动,例如,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空缺,或者为了免除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要跟孩子建立一种难分难解的依赖关系。这是溺爱,而不是真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的内在动力受到削弱,以致形成依赖,对事物丧失兴趣,不愿为实现某个目标而付出努力。第三,太多的道理。过度保护的父母,会给孩子讲许多道理,以为孩子明白了道理,便安全了。然而

5、,我们却发现,那些头脑里装满了“道理”的孩子,自己的主见却长不出来,因为成长的空间全被父母的道理占据了。又因为缺乏自我成长的经验,选择能力很弱,他们只能依赖父母的道理。但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现象,他们会表现得无所是从,进入人际关系,会产生许多的挫伤和困惑。有这样一家人,父母都是成功人士,但在教养孩子方面,却不停讲道理。甚至在咨询过程中,这对父母(特别是父亲)还在不停地讲啊讲,孩子终于忍不住了,不停用英文制止:“Stop!”“Shutup!”“Zipyourmouth!”在后来的谈话中,这个高中生表达了她内心的冲突: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她感到温暖、依赖,但软绵绵的,让她不能成长,因而心里

6、会很烦。这里,我们看到她内心里有两种倾向在冲突之中:一是躲避的倾向,一是成长的渴望。这个高中生的“心声”,我真巴不得天下父母能够听到,从此能够理解,对孩子不再过度保护。第四,过多的关心。过度保护的父母,对孩子有过多的关心,简直把孩子当作婴儿,关心起来是无微而不至。他们太在乎孩子衣服穿多穿少,饭吃多吃少;他们对孩子察颜观色,看到孩子脸色不好,就担心孩子不快乐,就把这当成不得了的事,一定要向孩子问个究竟,没完没了地问,没完没了地安慰孩子;他们担心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会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把一套成人的“庸俗法则”、“等级观念”灌输到孩子的内心中去;他们生怕孩子会犯错误,一看到孩子

7、尝试去做一件事,他们就会想像出各样的负面因素,用它们来浇灭孩子内心里的“动机火花”。过度关心和担心的父母需要知道,孩子自己可以决定穿多穿少,吃多吃少,因为他们知道冷暖饥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可以经受生活的痛苦,有权要求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独自去面对自己的困扰和痛苦;孩子可以尝试做事,获得不同的经验,甚至有权犯错误,让自己在犯错误中成长和长大。过于关心和担心孩子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生活有过多的限制和压制,会压缩孩子的成长空间,导致孩子不敢尝试,不敢冒险,为了求得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