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46698
大小:4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1
《动脉粥样硬化同位素靶向诊断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脉粥样硬化同位素靶向诊断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分子影像学;核医学;文献综述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发生在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以脂质、炎症细胞和结缔组织在动脉壁的沉积为特征的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其发展缓慢,初期通常无任何症状,直到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才出现临床症状:(1)病变扩展限制血流产生;(2)纤维帽被侵蚀或破裂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多数患者首次发病时表现为心肌梗死、中风或心源性死亡。临床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超过一半是以突然死亡和心肌梗死为首要临床表现[1]。另外,用传统的危险分级法归类为中度危
2、险的病人,大约有2/3的人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23]。因此,很明显我们需要更好的方法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AS,从而达到早期防治AS的目的。14现有手段如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等对A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判断斑块的大致成分,但都为创伤性检查,应用受限。上述这些仅依靠形态学改变的诊断手段只有在粥样斑块足够大、血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挥作用,对早期发现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AS有其固有的局限性[4]。核医学显像是目前唯一能定性、定量反映组织器官血流、代谢及功能改变的影像学方法,因而,利用核素标记参与A
3、S形成的中间物质来进行显像,从分子水平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基因表达的异常、受体密度和功能的变化、生化代谢变化及细胞信息转导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对疾病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信息[5]。AS是由血成分和血管壁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包括内皮损伤、单核细胞聚集、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脂质聚集。这些不同成分的出现标志着斑块的不同时期的演进[6]。例如: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过度聚集预示着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大;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增高可造成管腔直径的显著下降;成熟斑块可并发阻塞性血栓。有着高胶原含量的纤维斑块表现为一个稳定的过程。评价AS的标准诊
4、断技术都是以描绘管腔狭窄为目的,至今还没有可以清楚地显示AS斑块内部组成部分的技术。近来研究显示,巨噬细胞、血小板、平滑肌细胞、脂质以及纤维素等可以被用来作为无创性AS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显像的特异性靶点[78]。1代谢显像巨噬细胞在AS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脂纹期、炎症细胞降解纤维帽、最终导致斑块的侵蚀及破裂以及血栓的形成。Kubota等首次提到肿瘤中巨噬细胞对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cose,18FFDG)的摄取,这个发现提示了应用18F14FDG显示AS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可能
5、性。Lederman等[9]研究发现,在高脂饮食兔AS模型的髂动脉病变部位18FFDG摄取是正常的4倍;组织化学分析证实,病变血管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血管。研究说明了18FFDGPET具有体内监测斑块的潜力。另外Hanif等[10]临床病例研究发现,8例出现症状的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18FFDGPET显像,注射显像剂后3h内可见18FFDG摄取,该结果也被CT血管造影证实[11]。Davies等[12]报道,联合18FFDGPE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可以半定量评价狭窄和非狭窄斑块的炎症改变程度,并
6、有可能用来预测栓塞发生的概率。最近研究99mTcannexinⅤ和18FFDG在AS斑块显像中的区别时发现,在主动脉粥样斑块内18FFDG的相对高吸收为斑块的探测提供了高敏感性[13]。同时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活性也是引起斑块破裂的主要因素,因此可用18FFDGPET定量显像显示不稳定性斑块[11,14]。2靶向平滑肌细胞成像14平滑肌细胞增殖是AS疾病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Z2D3杂交瘤细胞系产生一种IgM型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人AS斑块中增殖的平滑肌细胞上的抗原结合[1516]。Narula等[15]也发现这种抗
7、体能在兔主动脉上的实验型AS斑块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交叉反应,且并不与人和兔的正常动脉结合。抗体特异性靶向增殖细胞抗原类的相对免疫组织化学,就像某种特异性靶向平滑肌α肌动蛋白,证实了Z2D3靶向增殖的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基于以上实验前提,Carrio等[17]在1998年用111In标记抗人AS斑块中增殖的平滑肌细胞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片段—鼠/人嵌合型抗体Z2D3F(ab′)2,结果发现可在AS模型上迅速定位于AS斑块。实验用11例经过血管造影术和多普勒超声确诊的病人,111In标记的Z2D3抗体注入体内,4、24、48和72h后
8、SPECT显像,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的标本进行显像、称重以及免疫染色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病例中标记物注射4h后SPECT显像均能检测到颈动脉斑块内Z2D3的吸收,其中有5例是双侧均有抗体吸收。SPECT显像证实了AS斑块标记物的局部吸收,同时标记后的抗体显像部位与经血管造影术证实的斑块位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