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ID:15146340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_第1页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_第2页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_第3页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_第4页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力比泰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Alimta;恶性胸膜间皮瘤;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0引言力比泰Alimta(pemetrexeddisodium)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制剂”,由美国lilly’s公司作为抗代谢类抗癌药进行开发的。这种抗代谢药物阻断了DNA复制以及细胞分裂所需要的酶—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酰基转移酶(GARFT)、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该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洛美曲索(Lometrexol)类似。它是第一个治疗胸膜间皮瘤获得满意效果的药物,于2004年2月5日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2、FDA)批准,用于治疗无法手术或不宜实行手术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2006年3月在中国上市,有关Alimta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等中的应用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有的已进行了Ⅲ期临床试验。  1Alimta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研究10恶性胸膜间皮瘤一般认为是由于长期接触石棉引起的,当出现症状时多已到晚期,大多伴有胸腔积液,诊断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13个月。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世界上每年有10000名病人被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一直以来,对恶性胸膜间皮瘤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以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总有效率仅为20%左右;不含蒽环类的各种

3、治疗方案总的有效率为21%,其中较好的是丝裂霉素C加顺铂以及顺铂加大剂量甲氨蝶呤两个方案。放疗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疗效很不理想,仅能缓解某些病例的胸痛及控制胸液,对肿瘤本身并无效果。Alimta在与顺铂(DDP)或卡铂的联合应用Ⅰ期临床研究中就令人惊讶的获得45%(5/11)和32%(8/25)的有效率,Ⅱ期研究显示单药有效率为14.1%,在456名病人参加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中正式公布的PC方案(Alimta+CDDP)与单药DDP对比时总有效率(RR)为41.3%比16.7%,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7个月比3.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12.1个月比9.3个

4、月。PC方案Ⅲ/Ⅳ10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为27.9%和白细胞减少17.7%,而发现Alimta之前的美国癌症与白血病B组(CALGB)11个肿瘤中心的337名病人临床研究中化疗只获得了7个月的MST,5年生存率不到15%。研究表明PC方案不仅仅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而且生存质量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减轻,呼吸急促消失。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疲乏、皮疹、腹泻。少见的还有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当出现有发热、寒战、口腔溃疡时要特别注意,这往往提示Alimta抑制骨髓,患者发生了感染。机体的正常组织也需要叶酸来维持细胞的结构,对于本身叶酸就很缺乏的患者,使用叶酸拮抗剂会产

5、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如出血及口腔溃疡。但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得到缓解[1]。  2Alimt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2004年8月19日,美国FDA批准了Alimta的第2个适应证—复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FDA对Alimta的快速批准是基于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关于二线肺癌临床治疗的Ⅲ期研究。该研究直接对Alimta与泰索帝(Taxotere)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Alimta与泰索帝有效率相似,但是副作用要轻。如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缺性发热、腹泻等比泰索帝要少,因不良反应而住院和脱发等方面也明显减少。这个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在2003年

6、ASCO(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10Oncology)年会上公布。此临床研究共计有571例入组该研究,均是经过多次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83例接受泰索帝治疗,288例使用Alimta配合叶酸制剂和维生素B12治疗。结果发现,接受Alimta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3个月,泰索帝治疗组为7.9个月。毒副作用方面的统计结果令人振奋,发生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在使用Alimta组只有5%,而使用泰索帝的病人发生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达40%,两者的差别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使用Alimta组的病人中只有两例发生了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

7、热需要住院处理,而在使用泰索帝组有13例病人需要住院处理感染性发热。与化疗药物相关的皮疹和气喘的发生率Alimta组为10%,而泰索帝组为24%,而且症状相对严重得多。在Alimta组肝功能检查表明,转氨酶升高者为19%,明显高于使用泰索帝组,但是转氨酶升高是迅时的,几天就能降到正常范围,而且没有一例有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症状。这个试验报告提示用Alimta联合化疗方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在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药物选择上,以Alimta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有可能成为首选的方案。Alimta对曾经进行过化疗的非小细胞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