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

ID:15144279

大小:2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_第1页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_第2页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_第3页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_第4页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医生【关键词】现代医学模式;教育,医学;心理学所谓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及健康观等)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1,2].目前,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知识结构所限,许多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对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思维方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1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生物医学

2、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见病不见人,医生占主导地位,忽视病人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如下2个方面:1)因医患之间沟通的缺乏,医疗纠纷层出不穷,而大多数医疗纠纷与医生不了解病人的心理有关;2)人类疾病谱与死亡谱发生改变,缺乏特效治疗的各种慢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病率的上升,使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难以发挥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将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2

3、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目前认为,疾病发生诱因的65%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30%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致[3,4].因此,医生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若忽视心理社会因素,则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掌握精神卫生知识,将有助于医生克服只看病,不看人,只重视躯体症状,忽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倾向.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虽然一些躯体疾病的躯体症状消除,但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康复,即不良的心理因素不消除,躯体疾病还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加重,久而久之呈现慢性病程.综合医院的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失眠、

4、慢性疼痛、疑病及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等,一些病人甚至出现自杀或伴发急性精神障碍.WHO公布的数字表明,综合医院各科门诊未确诊的病人中20%~30%合并有精神疾病,已确诊的病人中15%~20%合并有精神疾病.如中风病人伴发抑郁障碍者高达40%左右,若医生不能早期识别和处理,对疾病的转归和康复可产生不利影响.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掌握精神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有助于更加注重理解病人的感受,学会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疏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接触病人的技巧和改善医患关系能力.3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5一定

5、的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病人的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等,而心理社会问题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如病人缺乏社会医疗保障,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无法实施,病人长期的焦虑及抑郁可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疾病恶化等.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看到病人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经济状况、所患疾病性质及预后等影响病人的情绪和病情.4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拓展临床医师的知识技能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要落实新医学模式,就必须掌握新医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医学教育、临床报告及病例讨论等形式,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疾病预

6、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知识技能;掌握基本行为干预技术和策略,如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认知应对技术及健康教育等;掌握支持性心理治疗,即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以感情上的安慰和支持,消除病人对疾病的误解及疑虑.5建立一套兼顾身心的接诊治疗常规5病历是临床工作的真实记录,应同时记录心身两方面的信息,即病史内须有心理社会因素的查问和记载,在身体检查方面须增加必要的心理检查,医生做出诊断时应同时标明临床心理学方面的诊断.通过采集社会心理史的过程,医生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问题,这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有效的沟

7、通.在治疗方面亦应建立心身同时治疗的常规,对一般性疾病可采用一般的心理干预.6加强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加强医患沟通是发现和解决患者心理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5].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医患沟通的技巧和基本过程如下:1)建立和谐的关系,克服语言、文化和社会地位的障碍,对病人表现出诚实、尊敬、同情、热心、信任和无偏见;2)询问病情,鼓励和启发病人叙述病史,避免暗示或术语及问题过于复杂,中肯地征求病人的意见;3)医生鼓励、支持及安慰病人,体谅病人的疾苦;4)非语言交流:应注意态度端正,表情自然,避免给病人留下不良印象;5)讨论方法:允

8、许病人充分表述,引导病人清楚地表述重要的问题,诱导病人语言简练,避免重复,有技巧地引导病人,小心处理敏感话题,不定时行阶段性总结;6)讨论主题:工作、社会活动、业余爱好及性生活等:7)生活情况:主要包括生活经历、人格、家庭、人际关系及不幸遭遇等;8)病人教育:向病人阐明诊断,提供健康咨询,对疾病的预防措施提出建议;9)治疗措施: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