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

ID:1513969

大小:34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2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_第1页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_第2页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_第3页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_第4页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艾滋病病毒学与致病机理基础入门问答 1、及时发现并鉴定HIV各种亚型有何重要意义? A、追踪流行趋势 B、开发有效的检测试剂和疫苗 C、研制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2、HIV对下列环境中的哪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较弱? A、高温 B、酒精 C、紫外线   通常人们对一种疾病的认识总是从症状开始,依据类推比较的原则和体内外反复实验研究,最后明确导致这种疾病的病因。艾滋病也不例外,人们在发现艾滋病病人数年后分离出艾滋病病毒(HIV),二十余年后的今天,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艾滋病(AIDS)目前虽然没有治愈的方法,但已经

2、可以通过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改善病人症状,延长生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一节 艾滋病病毒的分类  一、艾滋病病毒“家族”  从病毒“大家族”分类来说,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HIV在病毒“大家族”中的定位是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组。  HIV自身的家族成员包括HIV-1和HIV-2。HIV-1分为M、O、N亚型组。M亚型组包括A、A2、B、C、D、E、F1、F2、G、H、J、K亚型。O亚型和N亚型很少见。HIV-2主要局限于西部非洲和西欧,北美也有少量报告。HIV-2有A、B、C、D、E、F、C亚型,它的生物学特性与HI

3、V-1相似,但毒力较弱,感染导致的病程较长,症状较轻。  及时发现并鉴定HIV各种亚型对于追踪流行趋势,准确做出诊断,开发新的药物筛选方法和有效的检测试剂和疫苗,研制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流行的毒株主要是HIV-1,HIV-2仅有个别报道。1999年在福建和上海发现并证实我国有HIV-2感染者,在华中、华南和西北几个省区也有血清学证据提示可能存在HIV-2感染者。我国HIV-1流行株的分布见表2-1。  二、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一)病毒颗粒  HIV呈球形,直径约100~120nm。典型的HIV-1颗粒

4、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病毒RNA、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HW的RNA为两条相同拷贝的正股RNA链。病毒复制必须的酶类有3种,分别是逆转录酶(p66,p51)、整合酶(p32)和蛋白酶(p11)。核酸外面为病毒衣壳蛋白(p24,p17)。病毒的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gp120和四41两种特异性糖蛋白,前者为外膜糖蛋白,后者为跨膜糖蛋白(图2-1)。  (二)结构基因  HIV基因全长约9.8kb,含有gag、pol、env3个结构基因、2个调节基因和4个辅助基因,分别称为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蛋白表达调节

5、子);ncf(负调控因子)、vpr(病毒r蛋白)、vpu(病毒u蛋白)和Vif(毒粒感染性因子)。HIV-1的基因结构见图2-2。  (三)临床意义  HIV的结构成分与病毒感染、临床诊断、药物、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密切相关。如包膜糖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的门户,针对各种病毒抗原(gp120、gp41、gp24等)而产生的抗体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  HIV一旦离开宿主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便很快消失,HIV对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弱,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的多。因此,对HBV有效的

6、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  (一)HIV对温度的抵抗力  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的耐受性强于高温。因此,可以用高温灭活HIV,在低温条件下保存HIV。  1.HIV灭活:美国CDC证明干燥环境中的HIV活性在几小时内降低90%~99%。在室温(22~27℃)液体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以上;经56℃处理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血清中HIV经过60℃3小时或80℃30分钟作用后不能检出感染性HIV。目前,WHO推荐的逆转录病毒灭活方法是100℃20分钟。  2.HIV保存:在-7

7、0℃条件下,不加保护剂冷冻,HIV可丧失感染性。若在-70℃条件下保存于35%山梨醇或50%胎牛血清(FBS)中可存活3个月以上。在液氮中(-196℃)HIV可存活数年以上。因此,毒种必须置于液氮中方可长期保存。  (二)HIV对化学品的抵抗力  1.HIV耐碱不耐酸  在pH3.0条件下HIV滴度在10分钟可下降4个对数级,而pH值高达9.0时,HIV滴度下降甚微。  2.HIV对化学因素很敏感0.5%次氯酸钠或70%酒精在室温中,只需1分钟即不能检出RT酶活性0.2%次氯酸钠、0.1%家用漂白粉、0.1%戊二醛、0.5%NP40、0.5

8、%多聚甲醇等5分钟即可灭活HIV30%酒精溶液5分钟可灭活HIV20%酒精溶液10分钟可灭活HIV0.08%氯化氨在10分钟内使HIV滴度降至检出水平以下0.1%羟丙酸β-丙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