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

ID:42866028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_第1页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_第2页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_第3页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基础》作业——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班级学号姓名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2、。因此,了解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对艾滋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一、艾滋病的感染过程1、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液和乳汁中。2、传播途径HIV可以通过无症状的HIV感染者而传播。也可以从艾滋病患者传给他人。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明确证实了HIV/AIDS传播有三大传播途径,即性接触传,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1)性接触播: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传播。大多数人是通过与某个已经感染了HIV的人性交而染上该病毒。阴道和肛门性交是性传播HIV的主要途径。传播

3、可以通过阴道、直肠以及尿道湿润的粘膜内皮,也杰以通过皮肤或口腔粘膜的破损或伤口处,伴随着精液,血液或阴道/宫颈分泌手从已感染HIV的一方传染到另一方。男性同性恋中的传播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肛,这是因为肛门和尿道表面是由脆弱的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富于血管,肛交时易受损伤,使HIV易于侵入血液。男性同性恋中群交和乱交更易助长HIV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近年来在全球的异性恋之间传播艾滋病的情况也正在不断增加,全世界范围内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例占3/4,在我国约为20%。(2)血液传播:其方式有多种,可通过(1)输入

4、含有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2)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的器官,组织或精液。(3)通过污染的针头经注射途经传。欧美各国已有不少因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播散的报道。静脉注射药瘾者的HIV的感染亦高,药瘾患者相互间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也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3)母婴传播:由带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或婴儿在通过产道时感染获得。近年来,这种由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随着育龄期妇女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日益增多。母婴传播的机率为15-30%。3、人群易感性任何年龄均易感,与个人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社会因

5、素有关,49岁以下性活跃期的青壮年发病率高。任何女性或男性如果具有可以引起HIV进入其身体的某种行为,都有染上HIV的可能。近年来女性感染者有上升趋势。西方和亚洲某些地区妇女HIV感染率较高,其出生胎儿受染率也高。小儿感染HIV后,潜伏期短,发病急,死亡迅速。二、HIV致病机理1、HIV的细胞嗜性:HIV侵入人体后,通过与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在辅助受体(fusin,CCR5等)的参与并相互作用下,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并在其内增殖复制,使CD4+T细胞大量损耗,病毒释出至血液形成HIV血症,致使

6、感染向全身扩散;更多的CD4+T细胞被感染和破坏。HIV还通过其他受体,如Fc及补体受体、脑细胞及肠上皮细胞的半乳糖神经氢酸酶等感染其他细胞,HIV可侵入巨噬细胞,并随该细胞至体内许多组织,造成多脏器损伤。所以,除CD4+T细胞外,HIV还感染单核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脑星状细胞、少突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肠上皮细胞和肾脏组织细胞等,引起不同程度病理损害,而机体免疫系统首当其充,损害也是最严重。由于体内大量CD4+T细胞被破坏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机体免疫缺陷。2、HIV感染导致体内CD4+T细胞耗竭:

7、人体感染HIV后直至发展为艾滋病需要经过数年及至更长的时间。由于大量CD4+T细胞被HIV破坏,致使机体免疫功能障碍。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耗竭的原因主要是:(1)HIV侵入CD4+T细胞,在其中增殖,使CD4+T细胞溶解和破坏;或因HIV复制后芽生释出,引起细胞膜损伤和功能障碍而导致细胞损害;(2)受HIV感染的CD4+T细胞表面所表达的病毒糖蛋白分子gp120,可与多个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导致更多的CD4+T淋巴细胞溶解;(3)从感染细胞表面脱下的游离gp1

8、20分子,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结合,在抗体和补体参与下受K细胞攻击而受损(ADCC作用);(4)HIV感染CD4+T细胞前体(骨髓干细胞)使CD4+T细胞生成减少;(5)HIVgp120能诱导感染的和未感染的CD4+T细胞程序死亡;此外,还可能因HIV感染所致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CD4+T细胞损耗。除CD4+T细胞外,其他免疫细胞也会受HIV感染的影响和破坏。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也具有HIV受体,但其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