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37462
大小:3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1
《关于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潍坊市政法委潍坊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办法(2009年4月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联动机制,努力化解和减少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现就进一步深化“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联动,法院积极主导、信息资源共享,分流渠道畅通、人民群众受益”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制定如下实施办法:一、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范围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化解矛盾纠纷、构
2、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凝聚全社会及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发挥司法的主导功能,建立科学、系统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多元社会主体、运用多元解决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初始阶段,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的优势,各纠纷解决主体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努力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谁主管、谁负责”17原则。各纠纷解决主体依据自身的职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化解发生在本辖区、本部门、本系统的矛盾纠纷。依法调解原则。必须在宪法
3、和法律范围内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妥善解决矛盾纠纷。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为群众提供省钱、省时、省力的纠纷解决渠道,不得强迫、压制群众接受不公平的结果。多措并举原则。充分运用行政、司法、经济、调解等多元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功能互补。3、适用范围。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仲裁机构、人民调解组织等,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除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婚姻关系确认、身份关系确认的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
4、调解的民事案件外,各类矛盾纠纷均适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处理。二、畅通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渠道4、运用行政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要坚持依法行政,把贯彻方针政策与执行法律法规统一起来,切实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积极发挥行政管理的能动性和权威性优势,充分运用政策、法律等手段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预防行政争议和群体事件的发生。175、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各调解组织要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尽可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掌握矛盾纠纷产生原因和激化程度的便利条件,确保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提前介入,增强化解
5、矛盾纠纷的实施。要依靠身处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通过法制宣传和思想疏导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6、运用仲裁手段化解纠纷。商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等仲裁机构,应充分发挥其“准司法机构”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尤其要强化调解责任,克服“走程序”的观念,努力提高仲裁案件的和解率、自动履行率,增强仲裁服务水平和仲裁的公信力,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7、发挥公证、裁定、审计、评估、拍卖等专业机构作用。要注重发挥预防减少纠纷、保障交易安全、促进正常流转的职能作用,依法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
6、质量和运作透明度,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科学、真实、确凿的依据。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与司法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等纠纷解决主体的协作,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促使矛盾纠纷合法、合理解决。8、运用司法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要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打击违法犯罪、调节经济关系、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加强法制宣传,强化司法指导,为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以“定分止争、案结事了”为主要目标,通过司法方式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7、使人民群众在参与司法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切实提高司法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要坚持通过软性司法的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分流工作,灵活运用调解、协调、息诉等多种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切实防止因工作17作风、方式方法问题导致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和谐。9、倡导群众自主协商化解矛盾纠纷。要强化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理念,引导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相互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各纠纷解决主体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在哪个阶段化解矛盾纠纷,都要遵循“和为贵”的民俗传统,大力弘扬和睦友善、和谐相处的道德观念
8、,积极引导群众自行协商、运用和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要充分尊重群众经自主协商确定的纠纷解决结果,不得随意干涉、更改群众之间自主达成的不违反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协议。三、实现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全方位对接10、各类矛盾纠纷的分流。各纠纷解决主体在受理群众纠纷诉求时,要认真做好咨询、登记、分析、处理工作。对不发球职责范围的矛盾纠纷,应当引导群众向有管辖权的部门(组织)申请处理;虽然属于本职责范围解决,但是由其他纠纷解决主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