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辨体论治浅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辨体论治浅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作者:曾倩,曹旭升,董婷,冯凌燕,朱乐章,江长勇【关键词】辨体论治;体质;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持续性无排卵引起的疾病,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也是妇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本病属于中医学“不孕”、“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癥瘕”、“肥胖”等范畴。笔者现从中医学理论切入,根据体质差异,由辨病、辨体而辨证,因人施治,实施个体化方案治疗,探讨PCOS的辨治
2、。 1关于“体”的认识 “体”即体质。古人认为,不同体质的形成实缘于人体生理功能不平衡[1]。对于人群体质的分类方法,早在《内经》就有认识,其后历代医家亦有大量论述。如《伤寒论》中,张仲景基于阴阳学说,把人群体质划分为三阴三阳六个类型,即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中医学自古就非常重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章虚谷《医门棒喝》谓:“6邪之阴阳,随人身之阴阳而变也。”清代名医薛生白《湿热病篇》论外感湿热病邪:“实则随阳化随燥化而归阳明,虚则随阴化随湿化而归太阴。”《伤寒论》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所谓“发于阳
3、”、“发于阴”,即发于阳盛体质和阴盛体质之人。由此可见,疾病是随体质而变化的,体质不同疾病的表现亦不同。 2何谓“辨体论治” 辨体论治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进而制定治疗原则,选择相应的理、法、方、药,以达到“因人制宜”的治疗措施[2]。对于PCOS患者,临证辨体论治主要是根据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不同体质,或补其阴,或温其阳,或益其气,或利其湿等,以恢复机体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生理生殖功能。 3体质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6 PCO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但共同表现有月经失调(如月经后期、闭经或崩漏)、
4、肥胖、多毛及不孕等。该病发生的共同病机是痰湿,无论脾肾阳虚、阴虚火炽,或是气血失调等,均可致水液代谢失职,痰湿内生,停聚冲任胞宫,经水难调。但不同体质具有各自特征,肥瘦、寒温、强弱、阴阳皆有区别,病邪伤人,随体质而从化,因体质而发病,以表现为相应症状,故本病临床症状的多样性亦与体质因素关联尤甚,但无论何型总以痰湿为共性。 3.1痰湿体质——肥人多痰 《丹溪心法》指出:“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经血不调,不能成胎,以躯脂满溢,闭塞子宫故也。”《女科切要》记载:“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以上论述皆明确提出素体肥胖者多为痰湿之体,脂膏痰湿壅塞胞宫脉络
5、,经络阻滞,冲任不通,湿痰流饮盘踞血海,致经血不行或量少,或后期,或稀发。 3.2阳虚体质——聚湿成痰 肾藏元阴元阳,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经水出诸肾”,在月经产生中起着主导作用。若肾阳虚弱,气化不利,不能温煦胞宫,一方面不能推动月经,以致闭经不潮或经水后期;另一方面,肾阳不足,气化失权,水液精微失运,停聚而成痰湿,痰湿阻滞冲任,亦成经水后期或闭经之疾。或阳虚脾失温煦,火不暖土,运化失司,痰湿内生,阻于冲任二脉,或阳虚肝郁胞宫胞脉气血无以温运而致瘀阻经脉,血气不能下注胞宫,成后期经闭。痰瘀阻滞,互为因果,久而成癥,《妇科经纶》引武叔卿语:“盖痞气之中,未尝无饮,而血癥之内,
6、未尝无痰。”癥瘕形成后,日益加深,闭经日趋顽固,闭塞胞脉不能摄精,亦成不孕之患。6 3.3阴虚体质——炼津生痰 阴虚体质者,肾中元阴匮乏,阴不制阳,虚火亢旺,阴虚与虚火互为因果,不仅阴虚火炽,灼伤精血,津亏血少,且虚火煎熬津液,炼液成痰,痰阻胞中闭塞冲任导致月经后期或闭经。正如萧赓六《女科经纶·月经门》中云:“大约妇人经闭,由于阴虚火旺,日渐煎熬,津液干涸,以致血枯经闭。”另一方面,阴不制阳,阴虚阳搏,亦可发为崩漏,如《东垣十书》云:“肾水亏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或阴虚,水不涵木,肝气不疏,郁而化火,伏于冲任,并扰血海,迫血妄行,表现为崩中、漏下。 3.4气虚、
7、血瘀体质——虚实夹杂,痰瘀互结 若禀赋素弱或后天损伤,脾肾气虚,一方面肾主水和脾主运化功能不足,水液运化无力,津停水滞,聚而成痰,阻于冲任胞络,碍经血下行,致经行后期、闭经;另一方面,气虚生血乏源,血海空虚,经血难以按时而下。又“气为血帅,血由气摄”,脾统血有赖脾气的充盛,如思虑伤脾,脾气虚弱,经血统摄无权,不能摄血致令妄行;加之气虚运血乏力,血行不畅可致血瘀,素体气郁亦为血瘀。《备急千金要方》曰:“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瘀血不化,新血不守,冲任失调,离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