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29437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3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30例疗效观察【关键词】血气变化【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皮下注射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全部病例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据体重分别给予0.4~0.6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10天,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后,两组间显效率比较(
2、χ2=4.29,P<0.05)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χ2=0.42,P>0.05)差异无显著性。血气变化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后,与对照组相比PaO2升高,PaCO2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期间,有5例出现注射部位瘀斑,全部患者未见血小板计数、PT、APTT异常。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使PaO2升高,PaˉCO2降低且显效率增加,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不需监测出凝血时间等优点,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
3、推广使用。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低分子肝素疗效血气变化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因缺氧或(和)高碳酸血症使肺血管收缩、痉挛,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血容量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行性增加,病情加重,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皮下注射辅助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5月~2003年9月,住院治疗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0±9)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1±10)岁,
4、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1997年制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治疗前2周未用过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影响凝血及抗凝血的药物。1.2方法全部病例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据体重分别给予0.4~0.6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10天。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变化,副作用:是否有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过敏反应或其它反应。1.4疗效判定显效:咳、喘症状明显减轻或紫绀、肺部湿罗音、水肿明显减轻(少)或消失,心率明显减慢(<
5、;100次/min)。好转:上述指标部分好转。无效:上述指标无好转或加重。2结果2.1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2.2血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见表2。2.3副作用与安全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期间,有5例出现注射部位瘀斑,全部患者未见血小板计数、PT、APTT异常。3讨论4肺是肝素含量最丰富的器官之一,肝素除有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外,尚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补体,抗过敏,抗感染,支气管解痉,降低痰的粘稠性等作用,因此在肺内科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地位。肺心病患者因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
6、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另一方面,肺心病患者因缺氧、酸中毒、感染等因素,可使肺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血液浓缩,血流迟缓淤滞,易于引起微血栓形成,严重时可并发DIC,发生率5%~37%[1]。早在1991年,Cordor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略)a[2]等对18例COPD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钙疗法,疗程10天,治疗前后对比PCO2明显降低(P<0.05),PaO2与SaO2明显升高(P<0.05),本试验观察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后,与对照组相比P
7、aO2升高,PaCO2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且两组间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低分子肝素是从普通肝素分离得到的较小片段,平均分子量4500D,抗凝血因子Xa作用强,抗凝血酶作用弱,小剂量不产生血小板减少,克服了普通肝素引起血小板减少,易造成出血,皮下注射吸收率低等缺点[3],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不需监测出凝血时间,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宫本二.慢性呼吸不全.内科,1994,73(4):1058.2CordoraC,ViolicF,Ales
8、sandri,etal.Calcian-heparinCherapyinpaˉ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4disease.ThrombRes,1991,13Suppl:42.3ContiCR.Low-molecular-heparinforacuteischemicheartdisease.ClinCardiol,1997,20(8):415.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