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ID:1512842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9例。在常规补液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妈咪爱口服;观察组采用自拟方中药煎剂30~50ml直肠滴入。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直肠滴入对于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良好疗效,药物吸收快,吸收率高,痛苦小,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秋季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肠炎,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

2、原之一。据全球统计40%感染性腹泻病多由轮状病毒引起,因其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故亦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蛋花样大便,大便次数多,一日10余次,亦可达数十次。病情重者可致严重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对婴幼儿健康危害极大。笔者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方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39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77例秋季腹泻患儿均来自鄂州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月龄6~36月,平均(20±6)月,对照

3、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月龄6~36月,平均(19±47)月。全部病例大便外观均呈蛋花或稀水样,每日5~16次,大便镜检见脂肪球及白细胞58例,偶见脂肪球或白细胞19例,无脓细胞及红细胞。两组患儿体温、病程、腹泻、脱水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诊断标准[1]。1.2.1纳入标准符合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诊断标准;年龄6~36个月。1.2.2排除标准迁延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急性腹泻合并重度营养不良;严重心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1.3治疗方法在补液、对症

4、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按年龄1/3~1包,1日分3次口服,妈咪爱按年龄1/2~1包,1日分3次口服,连续用药3天。观察组采用中药煎剂(自拟方)30~50ml直肠滴入,1日2次,滴入后保持15~20分钟,连续用药3天。中药组方:茯苓9g,白术9g,白芍9g,槟榔9g,木香6g,肉桂3g,石榴皮6g,甘草6g。两组均在治疗3天后统计疗效。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8年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判断[2]。痊愈:治疗72h内,每日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或每日2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治疗72h内,大便次数明显减

5、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大便性状比以前改善且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治疗72h内,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1/2,大便性状改善水分减少,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无好转,临床症状几乎无改变或加重。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4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1。表1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经Ridit检验,U=2.901,P<0.01。2.2副反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3讨论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的

6、常见病,多发病。因其起病急,传染性强,腹泻次数多,患儿极易出现脱水,酸中毒等并发症,对婴幼儿健康危害很大。中医学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感受外邪伤及脾胃,故而泄泻。患儿往往同时伴有呕吐,纳乳减少。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多为药物对症处理。但临床中口服药物对婴幼儿不易喂服,或者服后易吐,而难以达到药效。中药直肠滴入,操作简便,无痛苦,且疗效肯定,便于患儿及家长接受。该直肠滴入中药组方以茯苓健脾,白术化湿,白芍养阴生血,槟榔、木香行气止痛泻浊,石榴皮能化湿止泻,另外婴幼儿腹泻多数伴有脾阳不振,故用肉桂温阳,甘草和中,共奏健脾止泻之效

7、。在临床观察中,经过3天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疗效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直肠滴入对于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良好疗效,可以明显缩短患儿病程,提高治愈率,该方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均能完成中药直肠滴入,未发现不良反应。与常规治疗比较,该方法药物吸收好,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一种较好的中药外治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4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94-1296.[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

8、37(4):23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