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本质和结构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

ID:15127909

大小:27.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1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_第1页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_第2页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_第3页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_第4页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的本质和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文化的本质和结构(一)、文化的概念1、古汉语:文治教化,治国之本。2、现代汉语:一般知识,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3、考古学: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4、理论领域狭义:指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二)、文化的转承演变1、文化进化———文化的时间转移。2、文化播化———文化的空间转移。3、文化涵化———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三)、文化的特征进化性、后天性、共有性、传承性、民族性(四)、文化的基本结构1、人与外部世界的

2、认识关系2、人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3、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悖论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基本形态(一)、传统文化的概念1、文化的过去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文化2、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对今天的文化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3、文化的将来式: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固此,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二)、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1、客体化的文化形态:历史典籍,文化古迹,文艺作品2、主体化的文化形态: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

3、有中断的文化。(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1、倡导学习西方的文化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改革开放2、如何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综合创新(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动力2、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秩序提供资源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新世纪人类文化(一)、现代社会的三大冲突1、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天人冲突2、人和人之间,社群之间,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人冲突3、个人身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身心冲突(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人类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中国文化的中和价

4、值观可以化解人们的身心冲突2、中国文化的中和价值观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冲突3、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可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界说1.“文化”的字源学考察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首先,让我们看看“文化”这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1)“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

5、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另外,《礼记·乐记》记载:“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都是指纹理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

6、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在这些引申义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2)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改易,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渐进性改变。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3)文、化:“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

7、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的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百姓”,具有明确的文明教化之意。西汉以后,“文”与“化”经常一块连用,后来渐渐凝固为一个词。但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说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近代(五四前后)在译介西方有关语汇(拉丁文culture)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赋予新义,就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而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