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ID:15125043

大小:3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1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2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3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4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5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6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7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8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9页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_第10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作者:左晓明,林晓燕,孙海雯,张小君,方红【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美蓝染料法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并用HE和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灶。结果本组SLN阳性检出率约80%,假阴性率7.4%(2/27);灵敏度89%(24/27);准确率96%(66/69)。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出微转移前哨淋巴结9例,共12枚。检出率为20%(9/45)。SLN微转移与nSLN的转移无明显相关(P=0.127,P>0.05),而发生微转移的前哨淋

2、巴结的数量和微转移灶的大小与nSLN的转移有关。结论染料法定位SLN、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灶简便可行,微转移的SLN数目≥2和微转移灶直径>1mm可能对nSLN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提示作用。【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非前哨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的重要的转移途径,其与预后和复发有密切关系。传统的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都采取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但这对于那些尚未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并非必要,并不能提高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期[1],且手术会导致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影响1患者的生活质量。

3、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模式正从“可耐受的最大量治疗”向“有效的最小量治疗”过渡。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来评估腋下淋巴结状态,以避免过度的ALND已成为乳腺外科近年来的重要进展,备受瞩目。然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阳性是否需要腋下淋巴结清扫或系统辅助治疗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其运用价值作出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临床材料选取2006—2008年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SLNB及乳房改良根治术

4、+腋下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8~82岁,中位年龄56岁。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5例,浸润性小叶癌11例,髓样癌7例,黏液癌3例。腋下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转移21例。1.2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方法全身麻醉,患者平卧。染色示踪剂采用1%美蓝,于活检前10min在肿瘤四周均匀注射2mL,并按摩2min,对于已行肿块活检术2者,在手术残腔外上缘皮下注射。首先在第3肋与腋前线交界处即腋窝皮肤下裂痕处,做弧形小切口。切开腋筋膜暴露腋窝,仔细观察腋筋膜下的腋窝组织,向腋窝方向分离皮瓣,寻找蓝染淋巴管及淋巴结并分离,所有蓝染的淋巴结均被认为是SLN予以切除。随后患者常规

5、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ALND,手术切除组织送病理常规检查。1.3淋巴结病理检查方法所有前哨淋巴结和非前哨淋巴结都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5μm,行HE染色。对常规检查无肿瘤转移的SLN,再次切片行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4SLNB评价标准参照美国Louisvile大学对SLNB技术的评价标准[2]:灵敏度=[SLN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100%,准确率=[(前哨淋巴结真阳性与真阴性例数之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总例数]×100%,假阴性率=(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的例数÷腋窝淋巴结转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

6、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结果2.186例患者中共有69例成功定位活检SLN,17例失败。SLN总检出约80%。共检出SLN149枚,最少1枚,最多4枚,平均每例患者检出2.15枚。nSLN共953枚,平均每例患者11枚。常规病理检查证实约20.1%(30/149)的SLN阳性,高于nSLN的转移率(4.4%,42/953)。所有33例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包括5例SLN活检失败,24例SLN活检有转移,4例SLN未见转移而nSLN阳性;假阴性率(标准)14%(4/28);灵敏度86%(24/28);准确率94%(65/69)。在24例

7、SLN转移病例中,有12例转移灶仅存在于SLN中(图1,见封2)。2.2SLN微转移与nSLN转移的关系在45例SLN阴性病例的SLN,经重新切片(3μm)CK19免疫组化染色后,9例发现微转移灶,共12枚。检出率20%(9/45),其中6例仅发现单一SLN发生微转移,另3例均发现2枚SLN发生微转移。SLN微转移组与SLN阴性组的nSL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见表1。3例病例出现2枚以上SLN发生微转移,其中2例nSLN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