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ID:15116976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1页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2页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3页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4页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胆碱酯酶和清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胆碱酯酶(ChE)、清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以及165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中ChE、ALB、PTA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组以及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类型肝病组血浆ChE、ALB、PTA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水平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组

2、依次下降。结论:血浆ChE、ALB、PTA各指标水平随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下降,提示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病变程度的指标及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关键词】肝炎肝硬化胆碱酯酶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6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常表现在肝脏酶学、胆红素代谢、凝血功能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的变化方面。多年来,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的监测以及治疗效果的判断,也多是通过肝脏酶学、胆红素、凝血功能以及血浆蛋白水平的变化来加以确定。近年来,有报道[1]慢性肝炎、肝硬化

3、血清ChE和ALB可以发生明显变化,ChE可以作为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和肝脏贮备功能的生化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和PAB水平,以确定血清ChE和ALB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变化以及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3月~2006年7月165例入住我院消化科以及传染科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男102例,女63例,年龄28~65岁。其中传染性病毒性肝炎11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46例、重症肝炎22例),肝炎后肝硬化49例。所有患

4、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另选择5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0~58岁。  1.2检测方法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前白蛋白的测定:取空腹静脉血3ml,胆碱酯酶活性于2h内采用速率法、清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浊度法在CX7全自动生化分析(美国)上测定。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并进行质量控制。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检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6  1.3统计学方法多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q检测),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

5、果  2.1不同类型肝病患者ChE、PTA及ALB的检测结果  2.2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ChE、PTA和ALB水平检测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本研究血浆ChE参考值为203~460U/L,PTA参考值为75%~145%,ALB参考值为35~55g/L。22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未愈率(12/20)为60%。随着血浆ChE、PTA和ALB的逐渐升高,病情逐渐好转。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浆ChE、PTA和ALB下降情况见表2。表1165例不同临床类型肝病患者血浆ChE、PTA和ALB检测结果(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l

6、t;0.01。表2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浆ChE、PTA和ALB降低情况[例(略)]  3讨论6  人体内ChE有两类:一类是分布于红细胞、神经细胞以及脑灰质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另一类是拟胆碱酯酶或假性胆碱酯酶(PChE),分布于肝脏、脑白质及血清中。血清中主要含PChE,AChE含量甚微。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除了与免疫功能有关的γ-球蛋白外,所有蛋白质均由肝细胞合成。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5~19d。肝脏同时又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Ⅱ、Ⅴ、Ⅶ、Ⅺ、Ⅹ因子均在肝脏合成,并且凝血因子的半衰期短

7、,明显短于清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能较好地反映上述凝血因子的变化。由于PChE在肝脏合成后立即释放到血浆中,因此当肝实质受损时,肝内合成能力降低,导致血清中酶活力下降。肝病患者基本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这些都可能影响PChE合成,导致PChE活性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1,3]。因此,当肝脏合成功能障碍时,势必影响血浆PChE、ALB和PTA的水平。6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浆中PChE、ALB和PTA的水平进行

8、检测,结果显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组中的PChE、ALB和PTA依次降低,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国内有学者从病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并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或)纤维化,肝细胞破坏越重,炎症活动分级越高,而肝细胞合成PCHE及各种凝血因子则越少,血浆PChE和PTA将下降[4]。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浆中的PChE、ALB和PTA随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