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

ID:1506426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_第1页
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_第2页
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_第3页
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_第4页
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思考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挫折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社会因素是劳动力供需矛盾、就业市场不很成熟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要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就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同时完善社会就业制度,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挫折;就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236-02  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热切关注使广大高校教育者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大学生就

2、业问题凸显,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挫折,情绪低落,影响了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对“挫折教育”的理论分析  心理学认为,所谓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其中遇到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而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当前挫折教育的主要依据是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现象为后天所习得行为,故承受挫折也是一种后天的习得行为,挫折能力可以

3、通过教育训练获得和提高。  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Flued)认为,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生活条件因素,也有个体主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弗洛伊德认为,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外部环境,减少和避免个体挫折,即截住挫折的社会因素源头非常必要。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HanyStackSulli-van)认识到了人际关系对挫折情绪产生的影响,主张通过加强人际交往,增加对人际关系的关注来避免挫折的产生。  二、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  当前,大学生就业客观

4、上存在供需矛盾。这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狭窄,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候遭遇挫折。表面看来,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无法满足时代要求,而实际上是高校教育落后的表现。二是高校扩招产生的社会效应。近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既满足了更多人接受的高等教育需要,也导致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高校毕业生供应相对过剩,从而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三是高校专业招生的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招生时对于眼下的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

5、日后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遇冷。而一些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的数量却无法满足需要。  (二)就业市场不成熟  大学生就业要进入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许多大学生都会面临着择业就业的竞争压力。当代大学生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但又担心机会不均、就业市场不成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顾虑。就业市场的不成熟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人才市场分割,阻碍了人才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也导致高校大学生更愿意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

6、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三是就业市场不规范,一些招聘会组织者受利益驱动,秩序混乱,毕业生择业效益不高。四是部分单位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五是招聘中的性别歧视、高门槛等各种原因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我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一些人打着“人情”的幌子,搞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就业机会。还有的大学生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努力,一味凭借长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等家庭背景来实现就业,这些现象影响了一些学生的择业观念。当

7、他们遭受就业挫折时,不是去冷静面对,而为自己没有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而苦恼,陷入悲观失望情绪中。  三、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研究表明,真正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挫折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者对挫折和冲突的看法和应付的方法。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同时,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科学。大学生就业挫折实际上是大学生个人还没有适应并融人社会的一种情境,是没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

8、关系的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在当今时代,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教育管理部门、社会评估预测机构与高等院校要加强合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教育预测活动,并建立定期的教育预测结果发布机制,为大学招生规模和数量以及专业、学科设置和调整提供指导。最后,高等学校要树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