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方企业绿色管理研究述评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方企业绿色管理研究述评及启示MANAGEMENTREVIEWVol.19No.12(2007)西方企业绿色管理研究述评及启示胡美琴1,2李元旭1(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摘要:由于利益相关者压力、解决环境问题的资源可利用程度、组织管理范式中的生态价值观等因素,企业会采取从反应型到主动型的环境响应行为。西方绿色管理研究指出,主动型绿色管理活动不仅有助于降低其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还可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回顾了西方已有绿色管理研究成果
2、,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我国环境监管有效性和提高企业绿色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关键词:生态环境;绿色管理;主动型环境战略收稿日期:2007-08-17作者简介:胡美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李元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问题是与工业化过程相伴而生的,绿色管理理论随着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我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GDP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环境负荷。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的绿色管理战略有助于缓解工业化对环境
3、的压力。目前国内对环境管理的研究大多数从环境科学的视角,虽然企业在环境问题上需要环境技术创新,然而面临更多的是管理挑战,因此,亟待对企业绿色战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回顾了国外绿色管理战略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的绿色管理战略研究的方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兴起及西方企业环境管理思想演变绿色管理问题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环境和社会运动,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的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唤起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对“经济的不断增长是否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退化和社会解体”展开了广泛讨论。到20世纪70年代后
4、期,人们基本上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即经济发展可以不断地持续下去,但必须考虑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最终依赖性。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论界对生态环境的讨论逐渐发展到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西方企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及其响应,从对环境法规的抵制到逐渐转向遵守甚至采取高于现有环境规则和标准,其环境管理思想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Starik&Marcus,2000):1、“绿色组织”问题兴起企业战略管理41管理评论Vol.
5、19No.12(2007)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运动中,公众逐渐认识到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虽然一些学者提出重新界定企业角色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利,他们主张回到严格的成本-收益框架中,只投资于能够在经济周期中得到回报的环境管理活动(Walley&Whitehead,1994);但仍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性地界定企业在经营时的社会角色进而引发了对企业生态责任的研究。学者们认为企业需要从主要依靠技术手段解决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问题的技术中心范式向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可持续中心范式转变(Gladwineta
6、l.,1995;Hart,1997),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都未述及如何建立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型框架。在实务上,这一时期大多数企业采取不遵守环境管制的对抗性策略,仅有少数企业开始采取主动型环境行为,如3M公司采取了3Ps环境计划(pollutionpreventionpaysprogram,3Ps),Dow化学公司的废弃物减量计划(WasteReductionAlwaysPays,WRAP),这些项目为企业节约了数亿美元。2、反应型环境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迅速变化、日趋严厉的政府环境管制,企业改变以往忽视甚至抵制环境法规的态度
7、,开始采取各种反应型的环境管理模式:发布书面环境政策、报告,承诺遵守环境法规,设立专门环境管理人员和处理环境事务的部门,与环境利益集团建立更广泛的联系等;同时,环境因素也开始在资本投资决策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北美和西欧公司虽然不得不遵守环境规则,但仍然只是将环境管理视为增加成本的行为;到8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公司认识到废弃物减量能节约资金。80年代后期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一些企业在取得环境绩效的同时,通过污染预防使生态效率得以提高,此外差异化绿色产品的开发也使企业获得了竞争优势。少数在环境管理上的领先企业甚至开始在全面质量管理框架下实施主动
8、型环境战略,并在生态问题上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了新型关系。环境管理研究对象集中于石油化工等污染密集型行业,以及汽车、钢铁、造纸和水泥等基础制造业。环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