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汉开国君臣,刘邦出身自耕农,萧何、曹参出身于小吏。“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当时社会剧烈变革的结果B.世卿世禄制废除的产物C.由贵族政权过渡到平民政权D.人才只产生于平民之中2、唐代除开国之君李渊外有19位皇帝,以嫡
2、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2人,由大臣拥立的5人,由宦官拥立的9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人。这种情况说明唐代( )A.统治阶级贪婪腐朽B.君相政争异常激烈C.阶级矛盾错综复杂D.宗法制度受到冲击3、关于唐、元两朝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唐朝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草拟法令 ②唐朝中书省长官参议国政,执宰相之职 ③元朝实行一省制,中书省是中央政府的统治机构 ④从唐三省六部制到元一省制体现了分割相权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
3、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的世袭制B.汉代的察举制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D.隋唐的科举制5、关于唐、元两朝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唐朝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草拟法令 ②唐朝中书省长官参议国政,执宰相之职 ③元朝实行一省制,中书省是中央政府的统治机构 ④从唐三省六部制到元一省制体现了分割相权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致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 )A.是掌
4、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7、钱穆在《国学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能够说明唐代“委员制”的有()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据下列朝代皇帝与大臣关系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朝代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唐三省体制下,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的程序中宋皇帝指令须中书、门下、枢密院联合公布的
5、方式颁布,宫内直接发出的指令被认为是“灭裂纲纪”明一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照样运转A.三省制具分权制衡特点B.君主专制呈现强化趋势C.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弱化D.官僚政治制约皇帝专权9、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数相同.东汉和帝进行改革,有20万人的郡县每年举孝廉1人,不足20万人的每两年举孝廉1人,不足10万人的每三年举孝廉1人.这反映和帝时的察举制( )A.限制了王国势力B.增加了选拔人数C.体现了差别平等D.削弱了世家特权10、《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
6、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 )A.均田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实施C.学校教育的发展D.“三教合一”的出现11、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B.创新管理体制C.加强经济管控D.体现因地制宜12、在南朝皇权伸张时,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
7、情形也较南朝更多。这反映出( )A.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B.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C.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D.门阀世族势力的强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第13小题20分,第14小题12分,第15小题20分,共计5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20分)在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方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
8、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