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019322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启动初中素质教育的实践与认识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启动初中素质教育的实践与认识近几年来,我市初中教育有较大发展,市区高中入学率达80%以上,全市初中升学率为38%,一批薄弱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但与苏南或苏中兄弟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与我市所处的区域优势及其经济发展的需要仍不相适应。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困扰着初中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培养少数“学习英才”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学业落伍但并非无能的学生。因此,我市于1994年5月在全市选择了20所中学进行试点,启动初中素质教育工程。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奠定启动素质教育的基
2、础制约初中教育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而人的思想观念是决定其行为的首要因素。因此,要真正启动素质教育,首先要启动我们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加入到推进素质教育的队伍里来。为此,我们多次召开20所试点学校校长会议,暑假还举办两期素质教育专题研讨班,并组织校长外出参观学习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学校,使他们的思想逐步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形成了三个共识:(1)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统一。(2)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教育的群体培养目标和个体的发
3、展目标的统一。(3)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教育结果与教育过程的统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大家通过亲身实践澄清了模糊观念,深化了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这与提高学习质量包括升学率并不矛盾;(2)实施素质教育不能有以偏概全倾向,以增加点艺术教育来代替素质教育之类的做法,是有碍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3)实施素质教育应废弃唯条件论。尽管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存在许多困难,尤其是农村初中,但要等到一切条件具备才实施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
4、想,要努力体现在学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家认为,启动我市初中素质教育,必须立足在“实”字上,即一要结合本地实情,二要将《课程方案》落到实处,三要讲究实效,四要从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做起,五要工作作风扎实,不搞形式主义。二、学习借鉴,理清思路,探索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的最终结果的水平程度,它是教育的前提和归宿。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在围绕构建素质教育目标这一中心问题上,我市各试点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单位三方协作研究,逐步就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我们在启动素质教育的最初阶段,
5、要求各试点校在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或制定上,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点,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又要有脚踏实地的求实态度。其次,要求准确把握目标的度,制定脱离实际的目标和不需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都不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4根据学校类型,我们对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目标提出不同要求。(1)重点中学试点校:面向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眼于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打基础,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应具备锐意进娶善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神品质。(2)普通初中试点校:面向小康化
6、,办出自己特色,培养目标从“提高升学率”转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上,办学效益追求既使学生受益,也使社会得利。(3)农村初中试点校:面向规范化,办有特色,这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合格加一技之长”,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为农村建设的有用之才。我们要求各试点校的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率先从勤于职守、管理上路的合格校长,向熟悉规律、热心改革的内行校长转化,并努力成为知行结合、改革有成的优秀校长,最终向学术有长、树表一方的专家型模范校长发展。我们要求试点校教师队伍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个体有专长,群体优势强。即对教
7、师个体而言,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又红又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表现出创造性;对群体而言,要求全体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成为一支真正过硬的队伍,并逐渐形成试点学校教师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优良作风。我们要求试点校的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并在德智体等几方面达到或超过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我们将学生个体素质培养目标分为七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并将其分解为十项具体指标:(
8、1)爱父母、老师、同学,爱学校,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和关心地球,有远大的理想。(2)文明有礼,遵纪守法;有诚实、勤俭、勇敢、坚毅、负责、进取等良好的品质;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和耐受力;会交往能合作。(3)有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干扰。(4)热爱科学,有较强求知欲,初步养成勤奋好学、独立思考、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注意学习的效率和质量。(5)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