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90736
大小:8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1
《自动化专业双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动化专业双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李红岩杜京义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710054陕西西安摘要:应用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地方高校的使命;西安科技大学国家级名牌专业---自动化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切实结合实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的定位、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社会评价等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相关专业进行专业建设具有明确的借鉴意义。自动化专业双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培养模式符合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关键词:自动化;双目标;应用型;创新1引言自动化专业作为一个通用性
2、专业,在全国大部分工科院校都有开设,且培养模式相差不大,无论是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验实习内容和实验实习方法等都是基于“各行各业都能用,万金油”的基本思想。因此,培养的自动化专业学生只掌握了一些共性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1]。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西安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现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自2005年就已从本科二批调整到本科一批录取;现在校生近700人。2009年6月、9月先后取得陕西省特色专业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围绕我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思想,开展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制定
3、了“以培养具有煤矿及相关行业为背景,具有应用先进技术,高效解决生产过程复杂技术问题能力的自动化专业双目标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思想。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根据本校的地方性、生源的多样性的特点,以遵循教育规律和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不同学生合理发展为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择业为主”和“加强基础,目标上移”的“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和工程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又培养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工程研究应用输送人才。2.2人才培养模式
4、改革定位自动化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科专业,根据行业需求,以行业为导向,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工程意识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技术能力强,收集、消化、提升信息能力高,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本科工程应用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在此基础上,将培养目标上移,把一部分有潜质的人才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强、能够继续深造的专业技术研究人才,不仅能够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就业的需求,也能满足工程应用研究的要求。这种本科人才双重目标的培养模式是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面向高新技术发展
5、的迫切需要,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2,3]。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因通过多年来采用统计调查(调查问卷)与实地调研(座谈会、走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社会调研,企事业用人单位反馈的人才需求信息。总结有以下几点:1)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煤炭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了空前的欢迎;2)4煤炭是一艰苦行业,需要热爱煤炭、留得住、用得上、能吃苦的人才。特别是煤矿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经济发展急需创新精神强、扎根基层、面向第一线的工程应用型人才;3)我校是西部唯一一所地矿类高校,西部的发展需要西部地区高
6、等工科院校提供工科人才和智力支持。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高等工科院校的作用,强化西部地区人才自身造血功能,保证西部经济持续发展地区也是地方高等工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3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改革方案3.1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双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培养目标是:依托行业(煤炭),搭建通用平台,利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既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和工程等第一线需要的具有显著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也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强、能够继续深造的专业技术研究人才,构建“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行业导向的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的自动化专业
7、应用型人才。1)在专长方面突出工程复合型的教育,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需求为特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PLC、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机驱动控制等方面两项以上的专长。2)突出优秀生培养的基地班教育,这种教育以因材施教、优材优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为特色。从成绩优秀、有较大学习潜力的新生中选拔学生,单独编班,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训练,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以及工程综合训练和课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学时,突出了学生的现代技术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尤其是工程能力的提高。3)进行针对性强的“3+1”校企联合教育试点,发挥校企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面向
8、生产一线培养学生为特色。“3+1”指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