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ID:14978915

大小:1.5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1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2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3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授课时间: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地点:初三(2)班《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课题:动能和势能授课人:何国才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

2、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在本节内容中教材未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能量、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这些概念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模糊。二、考点分析及考向解读:考点1:能量,动能及其决定因素。(1)各类考试考查的方式主要为给出生活中常见物体所处的某种状态,让考生判断动能是否变化或如何变化,而能量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考查很少,题型以填空和选择为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紧扣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去分析,不要受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若物体的质

3、量相同,则可比较速度,若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可比较质量,若物体保持静止则其动能为零。(2)有时也会利用动能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此类题主要为简答题。如为什么要对汽车进行限速、限重等。分析此类问题要结合能量的概念,即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能够对外做的功越多,也就越容易造成伤亡事故。另外这一类的分析题还常常与惯性相联系。考点2:势能及其决定因素。(1)重力势能的考查与动能类似,往往是给出生活中某种现象,让考生分析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或变化,而重力势能常常与动能一起考查,题型主要为选择和填空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决定

4、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去分析,不要受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若物体的质量相同,则可比较高度;若物体的高度相同,则可比较质量;若物体相对参考面(在初中阶段,不要引入参考面的概念,解题时均默认地面为参考面)的高度为零,则重力势能为零。(2)对于弹性势能,考查的较少,分析问题时可直接根据物体产生的弹性形变大小来判断,初中阶段一般不涉及发生形变物体弹性的劲度系数考点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对实验的考查一般不难,主要是针对控制变量法考查,如给出实验的几种情况,选择可以证明其中一个结论的一组,或者设计简单

5、的实验,证明其中的结论,题型以实验题为主。解决的关键有三点:其一,注意控制变量法,研究的因素应不同,未研究的因素应相同;其二,注意等效法的应用,采用灵活的方式观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其三,速度对动能的大小影响更大些。三、教学思路:本节课的主体思路:采用先统后分再统的思路,先从能量这一大概念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对能量进行分类得出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再在小结时通过引入机械能的概念,再次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统一为机械能。以求在学习过程中对能量、机械能、动能、

6、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有较清楚的认识。同时以观察现象为过程方法线,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学生的活动解决问题,从而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通过针对训练把学生的认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四、教学用具:动能和势能演示仪,橡皮筋,铅球。4授课时间: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地点:初三(2)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7、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3、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教学难点势能的概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验引入并进行新课:一、能量的概念:1、演示实验:①运动的小球推动物体做功②被高举的小球对物体做功③被压缩的弹簧将物体弹起做功同时提出问题:“运动的小球、被高举的小球、被压缩的弹簧有什么共同特征?”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

8、问题:①说一个物体具有能,是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或正在做功?比如:挂在树枝上的苹果,虽然它没有下落做功,但是它能够做功吗?它具有能量吗?②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是否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3、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能量思考、分析、比较、联想、交流,总结出运动的小球、被高举的小球、被压缩的弹簧的共同特征:“它们都能做功”并与教师一起得出: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思考、分析、联想、交流,得出:说一个物体具有能,并不是说它一定做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