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oc

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oc

ID:1497311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1

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oc_第1页
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oc_第2页
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企业能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  摘要:公司治理应从更广泛的视野出发,整合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培育组织文化、提升组织能力,增强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来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良性发展。本文从企业能力的视角出发,力求找到公司治理作为利益相关各方的资源从而转化为企业能力的理论支撑和逻辑起点,以期抛砖引玉,探讨这一理论视角的可行性。  关键词:企业能力理论;公司治理;竞争优势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治理源于两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问题。从思想渊源上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触及的代理问题。但

2、是,真正引起经济及管理学家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是在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提出公司治理效应致力于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一致,该书被公认为是这一问题的开山之作。布莱尔(1995)指出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的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ShleiferandVishny(1996)提出公司治理指的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投资者与上市企业之间的利益和分配关系。中国公司治理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司法》后,随着

3、我国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推进,掀起了我国对公司治理的研究高潮,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的看法也逐步形成,一是强调企业所有权和企业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认为公司治理的要旨在于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督机构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转;三是强调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四是强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传统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遵循了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战略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思路,但在进行公司治理研究时设想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战略管理体系;在研究战略管理时固化了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战略管理是企业绩效的直

4、接因素,而公司治理却不是,因而在实践中企业从成本运行的角度出发,完全可以从战略管理开始对企业资源进行配置而不必考虑公司治理。这就是传统研究的不足,造成企业在理论上和制度安排上符合了规制的要求,却没有解决其实际运行的意愿。公司治理应是企业内部的一套组织资源,而这套系统的运用能力(治理能力)也应体现为企业能力。而现行的状况是资源具备了,但运行和利用这一套资源的能力却没有体现出来。    二、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是近10多年企业理论发展的主要分支之一,其理论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资源观点理论(RBV);二是在资源观点基础上发起来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三是

5、演化经济学方法和RBV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四是组织学习与组织知识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讨论源于Penrose的《企业增长理论》(1959)。3      RBV理论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理论分支;总结了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类型及其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arney的实物、人力、组织三种类型和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和不可完全替代四大特征。另外,该理论从企业内部寻找企业成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成因,实现了方法上的转变,弥补了理论上的不足,矫正了实践中的误导,将理论和实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Prahalad&Hame

6、l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利奥纳多·巴顿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该理论还认为,核心能力并不是简单地拥有资源,核心能力除能有效利用资源外,还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具有以下特征:核心能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核心能力是从企业过去成长的历程积累产生的,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核心能力关键在于“协调”和“有机结合”,而不是某种可分散的技术和性能;核心能力的存在是结构性的、隐性的,而

7、非要素性的、显性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它应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表现为企业的整体行动能力。公司治理符合企业能力理论所包含和界定的内容和特征,公司治理是企业的一套制度安排,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其稀缺性体现为职业经理人的稀缺性,其内部制度的安排不同特别是控制权配置的不同而使其有了不可模仿和不可完全替代的特征。  三、企业能力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    (一)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最早论及公司治理联系及区别的是罗伯特(TrickerRob-en)教授,在其1984年的专著《公司治理》中,明确提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及

8、其与公司管理的区别,他认为:公司管理就是运营公司,而公司治理则是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