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doc

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doc

ID:1493837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doc_第1页
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doc_第2页
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doc_第3页
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  [论文摘要]学者们已从各个方面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分析归纳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得出了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对当今女性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嬗变特点    一、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  (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女子教育在曲折中求发展  1.政治经济的限制。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是在清政府的教育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因此,清朝末期的教育必然影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清末女子教育是在进步人士舆论压力下展开的,而且从清政府着手进行女子教育工作开始,就对女子教育在课程设

2、置、修业年限、教育权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限制,给女子教育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经济上,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困扰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这可从清末杭州贞文女学堂校长因经费短缺难以维持而自杀的事件反映出来。由于资金缺乏,规模小、设施简陋,师资不合格和师资短缺成为限制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观念的束缚。中国封建女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一些民众由于受观念的限制,又因为苛捐杂税的沉重而捣毁学堂,以致时人感慨清末毁学竟成“风气”,这加重了兴学的困难。另一方面,女性自主意识不强。由于多数女性具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不愿或不敢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导致女性不乐于进入

3、女学堂学习。因此,女性主体意识不强在较长时间内,成为困扰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女性求学目的不纯及缺乏信心也是女子教育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受过教育的所谓“新女性”,整日在消费上讲究,有些更以出嫁为职业,则女子求学便是女子“求夫”的准备或手段了。她们之所以受教育乃是为了婚姻而受的。  3.女子就业困难。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女性不出闺门的封建观念束缚,致使女性不愿跨入社会,而社会对于女性的工作能力长期持有怀疑态度,女性求学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成为困扰女子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民国初期,女子就业基本无机会可言,直至1925年

4、后,才有所改观,一些女性开始进入政府从事公职。实际上女子从事公职的既不多且职位又低。根据当时统计,在各机关工作的职员总数为7481人,女性仅有206人,而她们的等级多为委任以下的职位,而特任则无一人。虽然女子教育发展在当时受到层层阻挠,但无论从人数上还是规模上,从清末的寥寥无几到民国初期女子学堂数和人数都较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清末女子学堂数和人数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清末女子教育发展来自政府和民间的阻力很大。而民国成立后,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广泛,政府和民间对女子教育的认识较清末深刻。女子教育不仅关系到女性自身的进步,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民

5、族的振兴。社会各界对女子教育开始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4  (二)受外界影响,女子教育的政治倾向性十分明显  1.民国前期女子教育的产生是外界影响的产物。晚清女子教育的产生是清政府迫于外界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所以在女子教育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培养目标等方面做了诸多限制。其教育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巩固传统的政治秩序。学部屡次通令全国,不准女子登台演讲,排队游行,对一切“放纵自由之说”,要“严且屏除”,强调“国女德,历代崇重,今教育儿女,首当注重于此。总期不悖中国懿之礼教,不染末俗放纵之陋习”。使女子教育难以脱离清政府腐朽的政治制度。  2.资产阶级女学是革命的需要。1

6、912年资产阶级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开启了女子教育的新时期。但由于资产阶级发展女子教育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因此,女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摆脱明显的政治化倾向。资产阶级倡办女子教育是为了培养革命的女性,激发女子的政治热情。革命派还主张把女校造成一个女子革命的制造厂和女子革命的速成所。因此,资产阶级提倡女子教育不仅带有社会革命的色彩,而且也打上了政治革命的烙印。  3.教会办女学目的是为了征服中国。教会在中国办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智力的、道德的与宗教的教育,不仅使他们皈依上帝,而且使他们在信仰上帝后能够成为上帝手中捍卫和促进“真理”事业的有效力量。教会兴办女学

7、实质是把中国妇女从中国封建传统的束缚里转移到西方宗教的控制中。  (三)女子高等教育从无到有  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低于西方国家,而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则恰恰是发展女子高等教育的关键。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经历了一条从无到有的曲折的发展道路。辛亥革命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对女子教育的广泛关注。1912年,女子高等教育问题被教育界首次明确提出。国民政府颁布《壬子癸卯学制》使女子教育第一次列入学制系统。虽经民国政府法律的认可,但长期内仅流于文本形式,未被贯彻实施。五四时期,新旧思想尖锐冲突,社会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