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寄中国现代音乐未来以希望——记2004年北京现代音乐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寄中国现代音乐未来以希望——记2004年北京现代音乐节
童传
研究
寄中国现代音乐未来以希望
记2004年北京现代音乐节
口解瑁
月31日晚,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当舞
台上”飞歌唤凤”的旋鸣挥之不去,久久萦绕
着每个观众的心中,自5月25日开始持续了7
天的2004年北京现代音乐节终于落下帷幕.
中国现代音乐自从出现就伴随着褒贬不一
的争论,二十年发展风风雨雨.如今,当年勇敢
q的弄潮儿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中坚,现代
音乐也随着国内艺术环境的宽松而走向成熟.
如果说二十年前的”新潮”作曲家渴望理解与认
同,今天的现代音乐新老作曲家则更多希望
2、在
彼此交流的基础上推动作品的繁荣.由中央音
乐学院,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及创作委员会主
办,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熠院长担任出品人,作曲
家叶小纲任音乐总监的2004年北京现代音乐
节,是继2OO2年上海首届”中国现代音乐论坛”
之后,又一次中国现代音乐交流与展示的盛会.
一
场最新创作通报交流会,三场作曲课公开教
学,两场作曲教学和音乐创作研讨会,多场包括
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民族室内乐,室内乐,钢琴
独奏及电子音乐专场及鲁西南民间音乐专场演
出;百余部中外作曲家作品中l6首世界首演,
32首中国首演,l3首北京首演……这些数字无
不显示了本届现代音
3、乐节规模之大,内容形式
之丰富,作曲家参与之众,作品覆盖之广,新作
推出之多,作品体裁风格之多样,因此成为中国
现代音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一次最
集中的全方位展示,让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
代音乐在艰难跋涉中成长的业绩与足以令人自
信的希望和未来.
开幕式上,王次熠院长致辞:”文化艺术的
发展,不仅体现在技能的变革和形态的超越上,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在不断推
进社会文化融入新时代的思想潮流.现代音乐
的任务也正是透过文化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去创建一个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且又充分体
现出这个时代风貌的音响世界.”
中国现代音
4、乐走到今天,正是随着社会的
整体进步和文化观念不断更新,科学思维的不
断发展,以不断丰富的创作语言,更加多样的表
现方式,富有时代感的表达特征,充满个性的创
作风格和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深邃的艺术境
界,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最初的实验性成为今天
中国音乐生活中富有活力和生气的音乐现象.
从单纯模仿西方现代技法中走出
由于主办者的努力,此次音乐节令我们有机
会现场聆听了世界着名现代音乐大师的作
品——里盖蒂的《六首小品》,亨策的《孤寂林荫
路》,梅西安的《HI之诗》,茹契卡的《五首警句》,
亨德米特的《四种气质》,卡特的《粗鲁与文雅》,
潘德列斯基
5、的《第Z-小提琴奏鸣曲》,施万特纳
的《遥远秘符》,周文中的《谷应——为四位打击
乐者而作》……大部分作品为中国首演.在这近
30位世界着名作曲家跨越半个世纪的现代音
乐作品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世界现代音乐发
展的轨迹,也似乎从中听到中国现代音乐初始
阶段牙牙学语时似曾相识的音响.
模仿,是了解,掌握一种外来音乐思潮,流
派或技术的最初阶段不可回避的一种学习方式
和过程.在中国现代音乐发展中,如果说,最初
勇敢的弄潮儿难免在创作的探索中有着对世界
大师或多或少的模仿痕迹,那么,今天在他们成
熟的作品中已经充满了个性,洋溢着多样的风
格和特性.而当
6、初在他们稚嫩的作品中即凸显
出的中华民族文化根脉,至今不仅成为中国现
代音乐发展的生命之源,而且由此独立于世界
音乐舞台,为人所瞩目.在此次音乐节上,老一
辈令人尊敬的现代音乐探索者,作曲家朱践耳
的《为琵琶与四重奏——玉》,中国音乐学院高
为杰教授的民族室内乐《韶Ⅱ》,金湘教授的打
击乐组合《中国书法》,王西麟的《为打击乐而
作——思》等作品在文化内涵的挖掘,民族乐器
性能的开拓,现代创作技法的运用上均显出各
自不同的优势和功力.而青年一代甚至几场公
开教学中的不少学生习作中,也让人们依稀领
略到个中充满灵性的闪光及对祖国传统民族民
间音乐文化
7、的追寻.如中央音乐学院张帅的小
提琴音诗《浔》,谢鑫的管乐重奏《北青箩》,常平
的《弦风——为三弦与七位演奏家而作》,孔奕
的小提琴独奏《抚弦聆梦》,上海音乐学院秦毅
的《书鼓》,康炜的《唤——为两支竹笛而作》,中
国音乐学院崔权的钢琴独奏《猎户座》等……,
不但创作水平起点很高,而且已经呈现出不俗
的个性追求和创新意识.
摆脱模仿,逐渐自觉地形成中国现代音乐
乃至每一个作曲家独立的创作品格和个性风
格,这是北京现代音乐节每一场音乐会给我们
剖佐
研究
带来的第一个自信.
从单纯追求观念技法的探索中走出
在人们的概念中,现代音乐的出现,即是对
传
8、统音乐从音乐语言概念,调性,和声,结构,创
作观念乃至发声器演奏演唱技巧等等一系列常
规的颠覆.因此中国现代音乐也是从噪音,无
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