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22860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一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财政政策,而经济增长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财政支出政策有密切关系,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会对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进行调整,以期能够熨平经济的波动,并保证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本文主要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支出;规模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20-0030-02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都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支出,其规模的增大是否就能带动经济的增长,这便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GDP总量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从绝对规模来看,我国财政支出的绝对额走势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走势基本一致,即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我国财政支出总量也从1978年的112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9 247亿元,其34年间增长了97倍;从增长速度来看,前期增长速度较慢,从1993年开始,我国财政支出增速大幅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GDP的总量也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72115亿元。从相对规模及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其走势呈现一种U型的形态,即先降后升。从1978年的30.78%开始下降,直至1996年达到谷底即11.15%,之后开始稳步回升,虽然在2003-2004年出现了短暂的回调,但是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到2011年这一比重已达到23.1%。我国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先降后升的态势主要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符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征,因为在这转轨的过程中政府将更多的财权留给了企业,因此财政支出相对规模下降,但是2003年我国又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财政支出相对规模开始上升。 1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1978-2011年的数据来考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用财政支出总量作为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代表变量,用GDP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变量,对原序列进行取对数处理,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年鉴。 1.1变量平稳性检验 由于我们此处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其要求变量具有平稳性,所以首先利用ADF检验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从检验结果来看,变量在水平值的状态下是不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后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以两变量均是一阶单整的变量I(1)。 1.2协整检验 为考察两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需要对两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于两变量的原序列是不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之后是平稳的,符合协整建模的条件。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首先要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本文主要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接下来便是进行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检验的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了至少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但是拒绝了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假设,因此两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1.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现实中很多变量之间相关性显著但却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看一个变量的变化是不是引起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从实证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财政支出变动是引起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GDP的变动也是引起财政支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财政支出引起GDP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财政支出包含很多项,如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等等,这些支出均在不同程度上对GDP有所贡献;而GDP变动是财政支出变动的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1.4实证计量分析 结论 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带来GDP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为促进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合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保证财政支出对于不同领域的投入都能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4-100.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崔兴红,吕冰洋.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时间顺序和模截面数据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6,28(6):68-69. [4]于长革.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