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ID:1491978

大小:909.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11-12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4页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第二章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第三节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章附:传播学发展轨迹上的几个亮点一、传播学的起源(一)传播学诞生的社会背景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30、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参阅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P4-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问题。政治与战争的需要。总统选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问

2、题研究。新闻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与传播学具有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比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二)传播学的三大来源其一行为科学其二信息科学其三新闻学香农(ClaudeE.Shannon)《通信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维纳(NorbertWiener)《控制论》(1948)《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1950)二、传播学的发展20世纪30、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脱颖而出。50年代:英、法、德等

3、国60年代:印度、马来西亚、韩国、 泰国、巴西、秘鲁、墨西哥50、60年代:台湾、香港地区70年代:大陆我国大陆1978年开始了对西方传播学的介绍和评论。三、传播学兴起与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有了上述的诱因和基础,现代意义上的传播研究在20世纪30、40年代终于在美国脱颖而出。出现了四位代表人物。它们是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勒温、卡尔·霍夫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他们被誉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和奠基人。(一)四大先驱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902-1978)主要贡献:宣传理论;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内容分析法。2、心理学家卢因(18

4、90-1947)主要贡献:“把关人”;;实验法。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主要贡献: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1912-1961)主要贡献:态度说服理论;耶鲁学派;实验法。施拉姆(1907-1988)(二)传播学的鼻祖、集大成者主要贡献:▲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了传播学。▲一生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贡献了众多的理论成果。《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传播学概论》▲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

5、机构,形成了“施拉姆学派”。四、传播学发展的内涵(一)五大研究领域的开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二)两大学派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之前,传播学研究一直是经验学派的天下。后来欧洲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才打破了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渐趋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两大学派比较(经验学派vs批判学派):研究内容:如何传播Vs为何传播研究方法:经验事实、量化统计Vs价值判断、思辨全面研究取向:“只知拜佛”Vs“只想拆庙”经验学派的特征:经验的定量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注重效果研究批判学派的特征:批判的思辨的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联系的注重效果分析

6、的附:传播学者E.M.罗杰斯的归纳比较:本节内容梳理:1——一集大成者:施拉姆2——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3——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4——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5——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第二节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一、引进(介绍)1950年代的早期引入郑北渭、张隆栋和王中等教授复旦新闻系内刊《世界新闻译丛》1978年代的正式引入复旦新闻系《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内部刊物,介绍西方传播学)1983年社科院新闻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

7、批西方传播学著作相继在大陆出版。《报刊的四种理论》(1983)、《传播学概论》(1984)、《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二、革新(发展)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冲击,新闻机构开始被称为“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而回归并突出了媒介自身的特点。“信息”、“反馈”、“把关人”、“受众”“传播者”等一系列概念的引入,给新闻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新闻”→“新闻传播学”;对于媒介功能的重新认识。促使实现由传者向受者本位的艰难转变(受众理论影响);对效果理论的研究。三、中国化(本土化)19

8、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提出的“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新”的16字方针;1986年,第二次研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与此同时,传播学者还从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