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96072
大小:75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30
《羌村三首之三刘津含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羌村三首(之三)——赏析组员:钱诚、孙晓旭、王子明、刘震毅、田海通、付思乔组长:刘津含羌村三首(之三)(唐)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①,始闻叩柴荆②。父老四五人,问③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kē)④浊复清。“莫辞⑤酒味薄(bó),黍⑥地无人耕。兵戈⑦既未息,儿童⑧尽⑨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⑩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吗?请你谈一谈1.驱鸡上树木:把鸡赶上树枝过夜,是西北地区的养鸡习俗。2.闻:听。叩:敲打。柴荆:指代用树枝荆条编成的院门。3.问:慰问。4.倾:倒。榼(kē):一种盛酒的器皿。5.
2、辞:嫌弃。6.黍:即“黍子、黄米”。7.兵戈:指战争。8.儿童:年轻的男子。9.尽:全部。10.愧:感谢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手里都带着礼物,倒上一杯杯的浊酒和清酒(一再的解释说)“不要嫌弃酒味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战争尚未停息,孩儿全都东征去了。”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生活里,领受你们深厚的情谊,真是惭愧啊!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甚。赏析时代背景: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guǎn)罢
3、相,他上书援救,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fū)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至次年闰八月探家。时值安史之乱,唐代人民苦难深重。“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诗人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诗的介绍:《羌村三首》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第一首写初见家人,是组诗的总起,三首中惟此章以兴法开篇。第二首叙还家后事。第三首写邻人的交往,最终归结到忧国忧民、伤时念乱,又成为组诗的结穴。这样的组诗,通常又谓之“连章体”。诗人从还家情事中抽选
4、三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予以描绘。不但每章笔墨集中,以点概面,而且利用章与章的自然停顿,造成幕闭幕启的效果,给读者以发挥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所以组诗篇幅不大而能含蓄深沉。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特点:《羌村三首》以白描见长。虽然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由于能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心理活动,诗句表现力强,大都耐人寻味。由于这组诗语言平易。诗意凝炼,音韵谐调,抒情气氛浓郁,在杜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
5、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来客的欣喜。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埋下伏笔。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个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如果说全
6、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主题思想是什么?大胆猜一猜!主题思想:这首诗描述父老来访情景,既如实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深情厚意,充分表现出他们的质朴品德;更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对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表现出诗人忧国忧
7、民、伤时念乱的心情。谢谢大家!如有不足,请多多包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