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88728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环境侵权归责原则 试论我国环境侵权的无过错归责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侵权归责原则试论我国环境侵权的无过错归责原则 摘要环境侵权有不确定性、潜伏性、复杂性等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的特征,侵害对象有财产权、人格权及环境权。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争论从一元归责体系、二元归责体系到多元归责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原则。本文通过对风险社会下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探讨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司法适用过程中完善建议。 关键词环境侵权无过错原则环境责任保险 作者简介:王玲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法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292-0210 一、无过错归责原则在我国的确立 (一)关于无过错归责原则的争论 “归责”在法律上的含义是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以后,应依何种根据使其负责。�P而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统称环境侵权行为�Q)的日益严重,使我们的环境侵权案件不断发生,这时对于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环境侵权归责原则从一元归责体系、二元归责体系到多元归责体系。而所谓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根据确认和追究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它决定了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
3、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损害赔偿等,是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确立合理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这对于构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环境侵权行为是一般侵权行为,是因人的活动对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因素施加的不良影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人们的财产权及人格权和环境权造成侵害的侵权行为。�R根据王明远教授的定义: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者其他人为原因,致生自然环境的污染或破坏,并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益或公共财产造成损害或有损害之虞的事实”。�10S曹明德教授认为环境侵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环境污染与
4、生态破坏。因为环境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所以只有当侵权行为造成环境不能承受的时候才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也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存在以下不同的观点。 1.一元归责体系 一元归责体系观点持有者认为,环境侵权归责原则就是过错归责原则或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单一归责原则。过错归责原则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才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合法行为不会导致责任的承担。污染环境行为是法律禁止的行为,但是一些企业在生产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这些企业的生产对社会而言又是必须的。法律通过规定排放标准来控制这些企业的超标准排放,如果这些企业在这个
5、标准之内排放,遵守法律规定的排污标准应当被视作为合法行为。合法行为竟受非难,承担侵权责任,着实难以让人信服,明显有失公平。�T持无过错归责原则观点者认为有污染行为和损失就可以归责,它强调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是不以侵权违法行为为前提的,而是只要有损害事实就可以作为承担责任的要件。在以下的论述中会说明我国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是有理论依据、必要与合理的,而且我国的新《侵权责任法》也正是采用了无过错归责责任原则。10 2.二元归责体系 二元归责体系的持有者坚持过错与无过错归责原则相结合的观点。对于故意破坏环境污染的行为采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对于过失造
6、成环境污染行为的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但是采用此种归责原则,对于故意与过失行为的界定是困难的,所以这种归责原则也有其弊端,不能使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救济。 3.多元归责体系 多元归责体系的观点认为对于过错归责原则也好,还是无过错归责原则,应该采用一种公平的方法――衡平原则。笔者认为衡平原则固然好,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自然每个人也就有承担责任的义务。但是造成环境侵权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平等性,弱者的合法权益本身就处于危险的状态,还要让他们为此承担责任,也是不合理的。 (二)无过错归责原则的确立10 我国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确立无过错归责原则是由我国的特
7、殊国情和法律体系所决定的。无过错归责原则只在19世纪中后期才确立,其它各国基于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和照顾弱者、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的政策考虑,都相继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法律的价值取向是倾向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而无过错归责原则正是体现法律的价值取向的。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六十六条的内容表明我国已正式确立了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无过错归责原则。 二、确立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一)风险社会的需要 我们不得不承认伴随着技术的发达、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正遭受着更深层的污染与破
8、坏,而且这种污染与破坏具有破坏性强、不易治理、危害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