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

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

ID:14856462

大小:4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30

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_第1页
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_第2页
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_第3页
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_第4页
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构家族意识 拯救民族认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构家族意识拯救民族认同  摘要:本文试图从回族家谱具体内容来探讨南方回族在历史上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构。指出南方回族谱牒是特定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克服认同危机而所作的积极应对的手段,是回族社会内部进行自觉文化认同重构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南方回族在宗教认同淡化前提下文化认同重构的一种转换和替代。这种历史实践隐含着南方回族发展的一个历史特点。即家族意识的构建和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方回族的民族认同。  关键词:民族认同;南方回族;谱牒;认同危机;重构  中图分类号:Z123.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2、0586(2010)01-0179-06    引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大人物事迹的文本,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之一。回族在族源上虽然是外来的,但是由于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语言、文化上和汉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回族的家谱可以说就是回汉文化历时性互动的结果。可惜的是,在中国,官方史书和方志对于各地回族的记载,往往不是因偏见导致了文化误读,就是语焉不详。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就曾收集了一些回族家谱。80年代以来,随着回

3、族研究的发展,回族历史资料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回族谱牒资料搜集、整理和出版,为回族研究不断补充了丰富史料。先后出版的有《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辽宁回族家谱选编》《南海甘蕉蒲氏家谱》《中国南方回族谱牒选编》《陈埭丁氏族谱》《济南回族家谱选辑》等等。  整体上看,现已收集的回族谱牒资料在地理范围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多数谱牒资料主要出自于华南、华中、西南、东南、华北、东北等地区,西北除了《广河马氏家谱》外,几乎好像是没有修订家谱的传统,虽然《中国回族大词典》中收录了《马哲利家族族谱》,说是西北马家军阀的谱系

4、,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个所谓的族谱并非是西北五马家族自己主动修立的,而是1964年8月由临夏社教工作团编写的。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本严格的、或者说真正的家谱。虽然东北和华北也有回族谱牒,但是,仅就出版的材料来说,多数是体例简单,只有世系表,内容极为简约。远远逊于南方回族谱牒的体例完善,就内容的丰富来看就更不说了。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是一个令人回味的现象,即南方回族不仅有修立族谱的传统,而且十分重视家谱修撰的连续性。这正是本文力图阐释的核心问题。  本文拟遵循阐释性研究的策略,发掘潜藏在谱牒资料中回族主体性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构建

5、。我们认为,开掘出这种历史意识,就可展现回族民众的心史。了解了这种历史意识,或许我们可以做到白寿彝先生所说的就认识了回族人的心。在这一尝试中,我们也不回避将南方回族谱牒资料修撰的历史,放在更为宏大中国历史和回族历史背景中,具体探究南方回族族谱编纂中主体性认同的构建,以及该类历史实践在整个回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意蕴及其历史地位。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两种不同的策略:实证性和阐释性研究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回族的谱牒资料在研究中就已经得到重视。金吉堂先生曾在谈如何搜集史料问题时,提及注意族谱资料的工作

6、。在50年代,白寿彝和马寿千先生指出:家谱是社会史料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家族制度的形态、性质,及其在社会史上的作用。具体到回族人的各家家谱,因为回族史的资料缺乏,可以作较多的利用,有时可以提供某些重要历史问题的线索。可见,要使回族研究向逐步深入细致处发展,谱牒资料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既往的研究中,白寿彝、马寿千、罗香林、马昌忠、翁乾麟、马文清等先生先后在利用谱牒资料上,曾经为我们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他们的研究主要涉及从谱牒资料中来探讨回汉民族关系、伊斯兰和儒学的关系、回族的族源问

7、题、回族的语言问题、回族的早期历史问题、回族庭规诫训的现代价值,以及进一步结合地方回族史研究角度来强调回族谱牒资料的重要性等。这些研究显然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这些研究多是实证性的。这类研究中,族谱往往只是作为印证官方正史资料可靠性的佐证,且其背后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家谱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客观历史事实的,所以,在研究中,一般不能依靠家谱来考察历史上的客观事实。然而,这在方法论上必然会忽视家谱修立者的主观性和主体性的历史意识,使谱牒资料沦为可信或不可信、可用或可不用的地位,从而也就很难深入开掘谱牒撰写本身

8、与历史主体本身深层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也许,这正好给今天的研究留下一个深入研究的契机。德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卢克曼认为,人的这种创造和利用解释建构的活动就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人类个体所拥有的仅仅是其自身当下的直接经验,而为了在各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为了能计划未来的行动,他必须能对这些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