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53142
大小:5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30
《历史古镇——堽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古镇——堽城堽城镇历史悠久,因堽城里而得名。春秋至西周是路过的小诸侯国,秦汉两代设刚县,都是县级治所,王莽改称柔,东汉光武帝复称原名。晋曰刚平,南朝宋省并,北魏复置。隋废。刚后该岗城又该堽城。建国后是宁阳第三区,1952年第三区改为第七区。1958年成立堽城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成立堽城区,1985年11月撤区建乡镇,将原堽城区茅庄乡和良村乡三个行政村划归为茅庄镇,2001年合并乡镇,将茅庄镇划归堽城镇。堽城镇堪称文明圣地,聪哥至今远近闻名的“十大观景”,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新看点。堽城故址堽城里故
2、城址北枕大汶河、洸河,南临堽城屯、接雪埠山(今张果老山),西有元代堽城坝,历史上为屯兵屯粮之重地。故城略成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残长约800米,东,南,西北三面可见城垣。城墙用黄褐细沙土夯筑。拒不内含碎石和汉代瓦片,夯土层厚约16-20厘米,夹棍眼距约0.2-0.5米。东城墙曾有两个突出墙外的城台,俗称“炮台”。1966年在村落西挖到一座石桥,当地人称“洸河桥”,似为故城西门桥故城中部曾有夯土台基,传为钓台或妆楼。东北部曾挖到房屋基石和石柱础。群众称“金銮殿”。村落内发现红烧土、灰土、陶片、人骨等。曾出
3、土半两钱范、铜箭头和陶器等。据清咸丰元年《宁阳县志·历代沿革考》记载,此故城为战国时的刚邑。工程历史上为东西南北之要冲,从刚邑古城始,就是兵家必夺屯兵之要地。据《史记·赵世家》和《史记·秦世家》载,刚邑本是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产物,百余年中赵、卫、齐、魏、秦国等兵家相争;它最初的名字就是“刚平”,汉改“刚县”,晋称刚平是恢复旧称,北魏复置,是复汉之“刚县”,治“刚城”。“刚城”之“刚”该“冈”又改“堽”,在隋唐以后,是一段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历史名人写诗赞曰:“南风吹不歇,桃杏正红酣,暮景旬将六,春光月已三。农家修
4、旧末织女视新蚕”。足以证实刚城物产丰富,信息畅通,属极其重要的商贸流通宝地,也证明着这里有着独特的吸纳能力。堽城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汶水又西,洸水注焉。”洸河又名阐水,曾是沟通汶泗的主要河道,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开挖会通河后,于堽城建阐,引汶入洸以济运。据考,早在1257年,蒙古军即引汶入洸,并在堽城以北修建土堰。据《宁阳县志》载:“元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筑堽城坝遏汶水南流,由洸河注入济宁,以利漕运。坝址位于大汶河南岸今堽城里村西(即堽城坝原值)。因坝为土筑,汛期常被冲毁,且泥沙淤积,河
5、底增高,洸河塞流。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都水少监马之贞建石砌大闸,用铁砂磨吻合无间,构筑坚固。”堽城坝与堽城镇珠联璧合,是堽城历史上的一个缩影。该坝为古代著名水利建筑工程。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伶墓葬刘伶墓位于堽城镇虎背岭,相传为西晋正始年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之墓。解放初期,墓上有众多柏树,长势茂盛,有一座小庙,并有“刘公之墓”石碑,曾有看庙道士,有铜像佛一堆,混乱时,被人盗走,后传说盗铜像人回去患了一场大病,把卖铜像的钱花光,病越来越重,不久便死去。传说在四百多年前,夏
6、末商初,酿酒业初步问世,在当时人们称酒为神水。酿酒大师杜康和刘伶一起闲聊,谈起神酒水的神奇,杜康道:就让人喝下后能自感成为神仙,喝道一定数量能让人死后复生,即能醉三年,刘玲不相信,两人打赌,并有人作证,立下字据。刘伶按杜康的吩咐喝下了一定数量的酒后,便醉如死人,一觉睡了三年。杜康到整三年的这一天来看刘伶,刘伶准时醒来,但喝了一定数量的茶水后又死去。这就是“杜康造酒刘伶醉,一醉就是三年整”。传说,从墓中流出来的水能治病,具有延年益寿之功能。解放初期,许多人都来烧香拜佛接水治病。刘伶是刘梁的讹传,刘梁系宁阳汉光年间官
7、拜尚书郎,后为野王令。曾是黄旗子孙,而少孤贫,实书于市以自资,憎恶世俗,善于交往,搭伙成派,乃著《破群论》,览者以为仲尼作《春秋》,令作乱的臣子知惧,又著有《辨合同论》。桓帝时举孝廉,拜官受职于北新城。他废除了被奴役的人和官府定制的期限,考试的名次,分上等为最,下等为殿,普通推行,特招入拜尚书郎。后为野王令。因刘梁和刘伶同音,便讹传为刘伶,称作刘伶墓。古人黄恩彤曰:荷插瞢腾醉梦余,为妨委蜕寄荒墟。旁人道是刘梁幕,二傅云何有故榈?吴家林在堽城故城址南,蒙馆公路辛安大桥西侧,有一片看起来不起眼的林地,这里埋葬着明朝南
8、京刑部尚书吴崇礼。吴,字彬卿。吴尚书于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进士,授山西西浦知县。时值蒲县荒旱频繁,百姓疾苦。吴崇礼首请免除赋役,赈贷耕牛,种子,招回流民,复苏生产。1592年(万历二十年),赴御史任时,目睹山东水灾严重,尤其是大汶河两岸水灾更为突出,夏季秋季无收,百姓流离失所,便奏请皇上发库银15万两,以赈灾民。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后,巡按西淮,淮扬、西浙等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