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

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

ID:11134002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_第1页
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_第2页
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_第3页
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_第4页
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阳县堽城坝的历史记载侯彦平编辑堽城坝在今山东宁阳东北,汶水与洸水分流处。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合泗水,以济饷运。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又于旧闸之东作东闸;延佑五年(1318年)改土堰为石堰。明洪武间黄河决口,运河被淤。永乐九年(1411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使汶水出南旺湖,并截堽城大闸,不使汶水入洸。至成化十一年(1475年)又建新闸,仍分水入洸。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堽城闸,并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堽城堰记作者:商辂(字宏载,明淳安人。乡、会、殿试皆第一,明代“三元”惟辂一人。累官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2、。卒赠太傅,谥文毅。《明史》有传)。8汶泗二水,齐鲁名川。汶出济南莱芜县,泗出兖州泗水县,二水分流,南北不相通。自古舟楫浮于汶者,自兖而止;浮于泗者,自兖南而止。元时,南方贡赋之来,至济宁舍舟陆行数百里,由卫水入都。至元二十年,始自济宁开渠抵安民山,引舟入济,陆行二百里抵临清入卫。二十六年,复自安民山开渠至临清。乃于兖东筑金口堰,障泗水西南流,由济河注济宁;兖北筑堽城堰,障汶水南流,由洸河注济宁;汶之下流,又筑戴村堰,障之西南流,南抵济宁,北抵临清,而汶泗二水悉归漕渠。于是舟楫往来无阻,因名之曰“会通河”。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无事漕运,向之河堰废损殆尽。太宗文皇帝迁都于北,爰

3、命大臣相视旧规,筑堰疏渠,漕运以通。第堰皆土筑,每遇霖潦冲决,水尽泄,漕渠尽涸,随筑随决,岁以为常,民甚苦之。成化庚寅,工部员外郎张君克谦奉命治河,历观旧迹,叹曰:“浚泉源、疏漕渠,此岁不可废。至若堰坝,以石易土,可一劳永逸,何乃因循,弗为经久计乎?”于是督夫采石,首修金口堰,不数月告成。凡应用之需,以一岁桩木等费折纳,沛然有余。曰:“斯堰既修,堽城堰亦不可已。”方度材举事,遽以言者召还。已而,巡抚、督御史牟公(名俸)睹其成绩,极加叹赏。腾章奏保用毕前功。至则以堽城旧址河阔沙深,难于用力,乃相西南八里许,其地两岸屹立、根连河中、坚石萦络,比旧址隘三分之一,乃谓于此置堰,事半于古

4、,功必倍之。遂择癸巳九月望日兴事。委兖州府同知徐福、阴阳正术杨达、耆民张伦、许鑑分领其役,储材聚料,百需咸备。8明年春三月,命工淘沙,凿底石如掌平。底之上,甃石七级,每级上缩八寸,高十有一尺,中置巨细石,煮秫米为糜,加灰以固之。底广二十五尺,面加石板甃二层,广一十七尺。开甃口七,各广十尺,高十一尺,置木板启闭。遇山水泛涨启板,听从故道西流;水退闭板,障水南流,以灌运河。两端为逆水雁翅二,各长四十一尺,顺水雁翅二,各长三十五尺。中为分水五,各广二十三尺,袤一百三十八尺。两石际连以铁锭,石上下护以铁栓。甃口上横以巨石,或三或四,各长十余尺。河旧无梁,民颇病涉,堰成遂通车舆。有元旧闸

5、引沙入洸,洸淤,汶水不能入,兹堰东置闸为二洞,皆广九尺、高十一尺,中为分水一,旁为雁翅二,亦用板启闭,以候水之消涨,涨则闭板,以障黄潦;消则启板,以注清流。洞上覆以石,石之两旁仍甃石高一十有八尺。中实以土,与地平,俾水患不致南侵,洸河免于沙淤。闸之南新开河九里,引汶水通洸。河口逼崖,自颠至麓皆坚,凿石两阅月始通。肇工于九年九月,讫工于十年十月。是役所费,较之金口不啻数倍,而民不知劳扰者,似前折纳外所增无几,盖处置得宜,区画有方。所以开漕运无穷之利者,实在于此。都宪喜其功之成,命兖郡守钱源征余文以纪往岁。克谦还自东鲁,语及修堰之役,余心喜之,乃今绩用有成,可靳于言耶?昔白公穿渠,

6、民得其利,歌曰“衣食京师亿万口”8,若克谦斯堰之筑,漕河允赖,公私兼济,视白渠之利不亦犹大矣乎?余故备书其事为记。克谦,名盛,常之宜兴人也。天顺庚辰进士,都水员外郎,功名事业,此其发轫云。成化十一年记。【札记】连中三元,戏曲小说中多见,历史实际中少有。明代唯商辂一人而已。此状元公手笔。观此文,知其非浪得虚名也。辞畅意达,其味深远。其文载诸金石,原碑至今犹存于汶河之南禹王庙中。张盛不愧为治河名家。其不循旧例、不拘成说,移址建堰、易土以石,设计周详、施工坚固,其坝至今犹存,若不朽之丰碑然。数百年来虽屡有修葺,要之未离其根基。巡抚牟俸亦果有识人之明者也,当张盛被言官弹劾之际,独能全力

7、保奏,使其得以有用武之地,成此大功,亦属难能可贵。注:元代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重修洸河记——元代兴工修洸河8作者:刘承(元人,爵里未详)洸河,乃今汶水支流也。名不载于传记(洸水,乃古名川,见于《水经注》者尤详),或因旧而加以新名,尤不可知。其源则出于泰山郡莱芜县原山之阳,折而之南,达于会通,漕运南北,其利无穷。会通之源,洸也。洸之源,汶也。时霖雨作,泰岱万壑沟渎之间合注而之汶,洪涛汹涌,泥沙溷奔,径入于洸,所至淤填也。至元(此亦顺帝至元也。是年庚辰,次年即改元至正,后文所云“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