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13866
大小:26.3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0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记者之黄远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记者之黄远生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中的知名记者,也是常考的人物之一。小编整理了有关他的相关内容,2017年考生可以全面了解一下。1911年,专门从事新闻工作。1.远生贡献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远生通讯”被视为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新文化的先驱者2.黄远生新闻传播活动1912年民国元年,黄远生与蓝公武、张君劢共同创办了《少年中国周刊》,因其抨击时政立场鲜明,见解独到,声名大震,遂有“新中国三少年”之说。他还主编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月刊。担任过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经常为《东方杂志》、《论衡》和《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3.
2、远生新闻通讯特色1、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他阅历丰富,对民初政坛十分熟悉,因而他能采访到许多人采访不到的重大新闻和内幕新闻。2、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名正直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那如椽之笔,对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容痛加针砭。3、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形,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理。4、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黄远生新闻敏感性极强,他的报道很注重时效性。5、语言通俗生动。他能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贴切的经喻表现出来。“四能说”。即新闻记者要“脑筋有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
3、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士,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记者之梁启超一、梁启超生平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二、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办报的第一人,他一生创办、主编或参与编创的报刊达20种以上,其中由他主编的《中
4、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等都是中国近代报业史上成就较大、影响较深的报刊。百年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史学家(包括经济史、科技史)、语文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包括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社会学家、佛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家和诗词家、新闻出版家和政论家、文物和图书馆学家、地理学家、科普作家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三、梁启超新闻活动及新闻思想研究(一)梁启超新闻活动:从1895到1922共27年中,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
5、言。维新时期:主编过《中外纪闻》;参与创办并主编《时务报》“遥领”过《知新报》竭力赞助过《湘报》、《湘学报》的出版支持过《农学会报》、《蒙学报》、《萃报》等的创办活动。戊戌变法后:先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其中《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最有影响。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曾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段琪瑞政府的财政总长,也参加过反袁斗争,主编过《庸言》、《大中华》、《改造》等杂志……(二)梁启超新闻思想研究报刊思想分为两个时间段维新变法时期的报刊思想
6、对于报纸功能和作用:1、提出了著名的“喉舌论”,:“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媒体既要做国君的耳目喉舌,也要做臣民的耳目喉舌。2、“去塞求通”,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通塞,而“去塞求通”的首选工具是报刊。梁启超这一时期的报刊主张,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戊戌变法之后A、关于报刊性质与任务的论述。1902年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梁启超提出了报纸的“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为政府是国民的雇佣,而报馆是
7、国民的代言人,所以报馆可以像“父兄之视子弟”那样来监督政府。这是报馆的一大天职。另外,还认为,报馆应当发扬“史家之精神,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也就是发挥向导国民的天职。对于报馆如何监督政府,梁启超提出要利用舆论的力量报馆要想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本”: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作为持论者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