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

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

ID:14809477

大小:4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30

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_第1页
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_第2页
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_第3页
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_第4页
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一、城市化理论(一)城市化的涵义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各个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课题组经过研究认为,城市化有两种涵义:城市化作为一个静态性概念,其涵义是指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城市生活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的各种状态;城市化作为一个动态性概念,包含四个方面的转换过程:一是人口的转换,即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二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即生产要素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第二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三是地域

2、的转换,即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上的扩大、功能和设施上逐步完善的过程。四是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转换,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向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二)城市化研究的理论体系目前对城市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人口学等领域。城市社会学主要对城市化发展规律,世界各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社会结构变化及影响的社会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城市经济学主要对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内部结构、空间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城市规划学主要对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

3、的发展如何进行科学规划进行了研究。城市地理学主要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城市内部功能区域和城乡边缘区域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规律等方面。人口学研究城市化,主要是观察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人口规模的分布及其变动,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后果。(三)城市化动力因素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城市化集聚动力因素和城市化分散动力因素。城市化的集聚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和原始动力

4、,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这三种力量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城市化分散的动力因素具体包括:1.工业生产成本的提高;2.现代化的交通系统;3.现代化的信息系统;4.大城市居住环境的拥挤恶化;5.人类对环境生态平衡的需求;6.小城镇文明的崛起二、城市化的历程(一)世界城市化历程世界城市化始于何时?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自工业革命始。另一种观点认为,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课题组经过研究认为:城市化是自工业革命为始端的。世界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城市化兴起阶段(大约1760-1851

5、年,产业革命后约100年)2.发达国家城市化阶段(大约1851-1950年)3.世界范围城市化的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4.世界城市化高度发展和完善阶段(21世纪)(二)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一般说来,中国大陆的城市化起点定在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1949-1957年)2.大起大落阶段(1958-1965年)3.停滞阶段(1966-1978年)4.恢复与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三)北京城市化发展历程北京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城起源于西周的蓟国,初建于隋唐,兴盛于辽金元,大兴于明

6、清,民国变得衰微。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迅速发展阶段(1949-1957年)2.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3.停滞阶段(1966-1978年)4.恢复与高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四)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1.城市化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城市化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2.城市化发展速度慢—快—慢3.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产业发展4.不平衡—趋于平衡—新的不平衡5.分散—集聚—分散6.自发性—理性—自发性7.中世纪小城市文明—近现代大城市文明—现代小城镇文明三、构建城市化指标体系(一)一级指标体

7、系根据对城市化理论、历程、现有的城市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分析,依据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精简性、适用性原则,课题组从四个方面建立城市化评价一级指标体系: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社会城市化水平。(二)二级指标及具体指标体系1.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就业结构三个方面。人口质量又体现在人口的生理和文化素质两个方面。人口规模通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得以反映;人口文化素质通过大学普及率这一指标得以反映;人口的生理素质通过平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得以反映;人口就业结构通过第三产业就

8、业比重这一指标得以反映。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规模非农业人口/总人口人口质量人口生理素质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文化素质大学普及率人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