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

ID:14800000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_第1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_第2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_第3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_第4页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我国的道德建设  摘要:经济学的最优化方法能够运用于道德行为的分析,这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与传统视角完全不同的角度对道德行为加以认识。作为非契约交换形式之一的道德,只是人类在具体环境中维持自己生存的一种工具,它必然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更而变更。在当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立法降低行善成本都是进行道德重建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道德;失范;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  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道德事件,集中体现了民众在道德问题上的困惑和愤慨,也不断引发着有关中国道德危机和重建的争论。

2、  2011年10月中旬,一段监控视频带着一种尖锐的刺痛留在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佛山两岁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而18名路人视而不见,扬长而去。最后一刻,58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把一双温暖的手伸给了小悦悦。  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不仅引起全国民众的激烈讨论,而且令整个世界目瞪口呆。人们纷纷谴责司机的丧尽天良和路人的冷漠无情,认为“道德在滑坡”;人们提出:如今的中国,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扶,小孩被碾没人愿意救,中华民族怎么了?  至今,与道德有关的新闻事件还在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国人的神经。如:大学生药家鑫杀人案;屡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看到在中

3、国食品和药品都可以造假,这在西方是极其罕见的;昔日那些带着神圣光环的职业群体,如今都面临着巨大的形象危机,都被拖进了一个受到公众声讨和仇恨的舆论漩涡中;并且,该职业在昔日越是被神圣化,今日往往越是被污名化和妖魔化……  当然,由于道德无法定量测量,人们要判定某个社会、某个时期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下起落是个很困难的问题,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制定一个测量社会道德水平高下的标准体系。所以,对于我国是否存在道德滑坡这个问题还在争论不下,因为道德是否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的视角,但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如何重建中国人的道德的讨论也热遍大江南北,但是这些建议大多不得要领,如

4、:对见死不救的人给予处罚甚至处以刑罚;给每个公民建立一份道德档案,以此来约束大家;还有就是如官方所云的政府应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加强道德教育等等。宣传教育真的能挽救道德于失范之中?换言之,人们的道德水平降低,真的是因为思想意识水平不高?抑或是有其他的原因?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先得明白人的道德是从哪里来的。当我们彻底弄清道德是依附什么土壤而生长的时候,那么,只要全社会对道德生长的土壤充分培植并发扬光大,人的善德自会源源不断喷薄而出。  一、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探寻道德的源泉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把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抽象为“经济人”,“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

5、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经济学不讲道德,道德与自私似乎应是一对水火不容的生死冤家。更有甚者,有人提出道德失范就是市场经济的错。其实这是对经济学的误解,也是对道德概念理解的偏差,因为真实世界在学科层面上是多维度的。如果真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心导致了普遍的道德滑坡,那么,今天大多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早已陷入万劫不复、道德崩盘的深渊。在私有化和市场化程度极高的浙江地区,商家对顾客的服务态度已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诚信等道德资源已被商家视为职业生命。这足以说明市场经济下完全可以实现良好的道德风尚。  道德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要求牺牲自己

6、一时利益的行为规范①。事实上,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一个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偏好选择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过程,进而经济学的最优化方法能够被用来解释人的道德行为。该方法的精髓就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寻求实现效益最优化的途径。当然,这里的资源和效益都是广义的,包括正义、信仰、收入等各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一种公共服务,它存在的基本意义在于可以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费用;它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非正式承诺(交换),该承诺以个人自愿为社会提供道德服务为付出,以回收他人的道德服务为预期收益。如果道德行为得不到回报,施善者就会感到沮丧、失败,甚至恼怒。  事实上,所有社会关系本质上可以

7、分为契约的交换和非契约的交换两种形式,道德就是一种非契约交换,人们在交换中处于对等关系。在非契约交换中,由于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因此信任是交换的前提,道德实施主体往往默认并且可以容忍追求熟人未来的而不是即时的回报。所以,在熟人社会中,道德行为容易由信任而滋生;而有长远利益可期则是个人讲道德的先天基础,否则,人们必定会目光短浅而杀鸡取卵。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当人民看到希望的时期,社会道德水准就会提升。如在某些重大、正义的社会行动进行的时期,小偷都会“罢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