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990
大小:72.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6-27
《TBT2364-1993内燃机车电阻制动性能试验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364-93内燃机车电阻制动性能试验方法1993—11—11发布1994—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内燃机车电阻制动性能试验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有电阻制动装置的电力传动内燃机车电阻制动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铁路用1435mm标准轨距,设有电阻制动装置的电力传动内燃机车。装用电阻制动装置的非标准轨距及工矿用内燃机车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试验目的测定内燃机车的电阻制动性能,为考核、鉴定内燃机车电阻制动性能和机车运用等方面提供依据。3.对被试机车的要求43.1.机车提
2、交试验前,至少磨合运行3×10km(调车机车不应少于2个月),被试机车应处于正常运用状态。3.2.电阻制动装置主要附件必须通过型式试验。3.3.提供被试机车的电阻制动性能计算资料和对电阻带及其通风机的技术要求。4.试验条件4.1.环境条件试验环境温度为-10℃~30℃,风速不大于5m/s的晴天进行。4.2.线路条件试验在环行试验线上进行。也可在坡度不大于4‰的直线段上进行。5.测量参数5.1.车钩制动力,kN;5.2.机车运行速度,km/h;5.3.机车各支路牵引电动机制动电流,A;5.4.牵引电动机励磁电流,A;5.5.柴油机转速,r
3、/min;5.6.在测试条件具备时,尽量测量电阻带温度(℃)和冷却风扇转速(r/min);5.7.电阻柜进风口、出风口空气温度,℃;5.8.燃油消耗量,kg/min;5.9.各车轮直径,mm。16.试验设备及仪表6.1.采用装有动力计的动力试验车。6.2.推送机车功率应满足试验要求。6.3.测力装置的系统误差≤±1%(满量程)。6.4.测速度仪表的系统误差≤±1%(满量程)。6.5.测电参数仪表的精度不得低于0.5级。6.6.测温装置的精度要求。6.6.1.测电阻带温度装置系统误差≤±2%(满量程)。6.6.2.测电阻柜进风口、出风口空
4、气温度装置的系统误差≤±1%(满量程)。6.7.测转速装置系统误差≤±1%(满量程)。6.8.测油耗装置的系统误差≤±1%(满量程)。6.9.所有仪表设备均应经国家计量认证确认合格。7.试验方法7.1.机车试验时的方向一端设司机室的机车,司机室端为机车前进方向;两端设司机室的机车和调车机车,可选任意端为机车前进方向。7.2.试验车组的排列采用推送法:被试机车在前,动力试验车居中,后面是辅助推送机车。由被试机车施行电阻制动,辅助推送机车控制机车运行速度。7.3.试验时,被试机车不得使用空气制动。7.4.除电阻制动最高手位工况必须试验外,部
5、分工况可选4~8个手位试验,所选手位应在电阻制动最低和最高手位内均匀分布。7.5.各测点之间的速度间隔不应大于10km/h。试验记录时速度应稳定,波动范围≤±1km/h。试验时各参数测量应同步。7.6.电阻制动试验时,各牵引电机的电枢电压、电流及励磁电流不应超过规定值,并无异常自励现象,各保护装置作用正常。7.7.电阻带温度测量,可选择支路电流最大和(或)通风条件较差的1~2组电阻带做为被测对象。7.8.试验后严格检查电阻带紧固件的松动,绝缘件崩裂和电阻带间隔距离等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27.9.测出多级电阻制动的转换速度。7.1
6、0.每个试验点应记录3~5次,取其算术平均值。8.试验数据的整理8.1.轮周制动力按下式计算−3'B=B−P⋅g⋅10(W+W+W+W)⋯⋯⋯⋯⋯⋯⋯⋯⋯(1)dgoria式中:Bg——实测车钩力,kN;Bd——机车轮周制动力,kN;P——机车计算重量,t;2g——重力加速度,g=9.81m/s;w。——机车运行单位基本阻力,N/kN;wr——曲线附加阻力,N/kN;wi——坡道附加阻力,N/kN;wa——加速阻力,N/kN。8.2.制动力和速度均应换算到轮箍半磨耗状态。8.2.1.制动力换算公式'DB=B⋯⋯⋯⋯⋯⋯⋯⋯⋯⋯⋯⋯⋯⋯⋯
7、(2)dd'D式中:Bd′——按半磨耗轮径修正后的轮周制动力,kN;Bd同8.1。D——被试机车的车轮直径,mm。D′——轮箍半磨耗时的车轮直径,mm。8.2.2.速度换算公式''DV=V...................................(3)D式中:V——实测机车速度,km/h。V′——按半磨耗轮径修正后的机车速度,km/h。其余同8.2.1。8.3.绘制机车电阻制动特性曲线按轮箍半磨耗状态绘制机车轮周制动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曲线,并标出最大制动力的对应速度及各速度下的制动力值(速度间隔5km/h)。8.4.整理出完
8、整的试验报告。3附加说明: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和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松柏、梁之洲。www.17jzw.comwww.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