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

ID:14783858

大小:620.00 KB

页数:370页

时间:2018-07-30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1页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2页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3页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4页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移动通信定价策略之研究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平新乔No#ff66ff'>.C20020202002年12月30日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目录1#ff66ff'>.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2#ff66ff'>.S移动公司的比较优势3#ff66ff'>.收入—成本弹性分析4#ff66ff'>.盈利空间与市场空间潜力5#ff66ff'>.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的变动趋势6#ff66ff'>.价格下降的收敛性分析—降低底线测算7#ff66ff'>.降价的效益分析8#ff66ff'>.地区差价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差别定

2、价9#ff66ff'>.定价策略建议10#ff66ff'>.结论1#ff66ff'>.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1#ff66ff'>.1研究目标移动通信的资费决定,是当前中国电信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的产业政策调整与产业体制改革的关注点之一。这种研究的迫切性,直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国内电信业改革与结构性调整所形成的电信竞争格局,提出了移动通讯市场竞争定价的课题;二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外国电信企业的进入,会使我国的电信资费定价逐步与国际企业接轨,实践迫切需要我们预知,电信资费的走势会收敛于一个什么样的均衡点?(一)国内电信资费改革所

3、提出的定价课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1994年7月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为标志,我国电信资费改革进入结构性调整时期。在移动通信领域,自1994年联通进入,市场呈双寡头垄断结构,资费水平一路下降。2000年3月21日起,移动电话实现分时段收费政策,即法定节假日和非节假日0时至7时,国内通话费按国家规定标准的30%收费,非节假日21时至24时,优惠50%;对应的国际长途优惠分别是60%和80%。由于移动通信市场的非对称结构,国家采取非对称管制模式,意在扶持中国联通,因而在移动通信资费定价上,中国联通各项收费均可较中国移动优惠20%

4、。对此,中国移动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达到白热化状态。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对电信定价、尤其是移动通信定价提出了新课题。据有关资料,未来移动商务将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括号内为发生的概率):(1)全球移动电话的数量将在2003年超过10亿部(0#ff66ff'>.7)。具备数据通信能力的移动电话到2004年将占当时总人口的80%以上(0#ff66ff'>.8)。(2)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目前无线网络外的另一个被认可的网络(0#ff66ff'>.7)。(3)在2004年以前,消费者将占据移动互联用户的大多

5、数,但仅占移动数据收入的1/3。(4)在2004年以前,大多数移动运营商将无法成为领先的移动用户(0#ff66ff'>.8)。(5)到2005年,具有深远影响并迅速发展的技术将包括:XML,无线Web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蓝牙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应用服务供应商(ASP)以及生物统计技术(0#ff66ff'>.7)。(6)在2004年以前,部署了B2B、B2C移动应用的企业中,超过20%的企业将支持不止一个移动频道。(7)在2005年以前,改进的设备及网络将使得WAP无关紧要,它将会融入到更广泛的W3C标准之中(0#ff66ff

6、'>.7)。(8)在未来5年内,不存在一种统一(占80%市场份额)的无线设备(0#ff66ff'>.8)。在2003年底以前,50%的移动办公者将携带2个或更多的移动设备(0#ff66ff'>.7)。(9)在2005年以前,所有的移动设备将包含至少一种整合的无线连接性。(10)在2002年上半年以前,病毒将不会是无线世界的主要危险(0#ff66ff'>.7)。在2000到2002年间,WAP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将是无线基础设施中最易受到攻击的设备(0#ff66ff'>.7)。(二)加入WTO后我国移动电信资费政策的若干走向

7、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就必须履行WTO规则。WTO规则体系集中体现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即《WTO协定》)以及为实施该协定而签订的“部长决定与宣言”,后者相当于前者的“实施细则”,重大的实体性规则是以《WTO协定》附件的形式出现的。与电信业直接相关或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信息技术协议》、《电信附件》、《基础电信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根据这些协议,基本上可以勾画出加入WTO后中国电信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基本框架:—在增值电信和寻呼领域,中国加入WTO

8、之际,外商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拥有30%的股权;到2002年,外商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以及成都、重庆、大连、福州、杭州、南宁、宁波、青岛、沈阳、深圳、厦门、西安、太原和武汉14个城市的企业里的股权可增至49%;到2003年,外商可拥有股权50%,且没有地域限制。—移动通信领域:加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